R: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而在孩子们错误的行为中总是能找到他们的四个错误目的。而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PD之4个错误目的--小小权力之争I:和儿子的相处中,在他错误的行为中总是轻而易举的能使自己感到生气,恼怒和急躁。回想一下,基本可以和前两个目的“寻求关注”以及“权利之争”对号入座。
A1: 昨晚陪娃睡觉熄灯后,娃说他很热不想穿那个长袖睡衣睡觉(主要前天晚上天确实很热也是让他这样睡觉的)。此时晚上9点半多,我急着想让他快点睡觉又习惯性的说教了:那你光着睡觉,晚上又容易踢被子,很容易就感冒了。晚上没有像昨晚那么热了,你不要动来动去就行了,快睡吧!如此这样来回几番对话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压抑着不耐烦的情绪,而此时在黑暗中隐约看到他在小床上扭动着他的小身板,嘴里念念有词:气死了气死了……哈哈,这场景,我随之笑了,我的气也消了。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沟通,随即问:宝贝是在生妈妈的气吗?他不情愿的说没有。那时我绞尽脑汁的在想怎么启发式,尝试着问:你想想看如果脱光衣服睡,没盖被子会怎么样?娃想了一会儿说:就感冒吧,我想不出来了(没想到他会想了一会儿才回答这两字,再一次说明自己在说教时孩子根本是没听进去的)。我问:那你想感冒吗?他说不要,我把扣子解开了,我睡觉前会扣好的。我不自觉的说教了:那这和脱掉衣服没什么区别啊,不想感冒就穿着衣服快点睡吧(发现都是用了逻辑后果)。娃自顾自的在小床上滚来滚去没理我,我也就不说话了。没一会他说:妈妈,我把钮扣扣起来了,我现在不觉得热了。我说好的,然后互道晚安睡觉。
A2: 我是不是可以这么问:宝贝,想想看如果不想感冒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不觉得那么热?其实我没问,娃自己已经想到先解开扣子凉快一会儿。我昨晚也确实没想到这个方法,看他这么做觉得也算一个方法,有点小意外。
PD之4个错误目的--小小权力之争这是个极小的事件,可确实证明说教真的没有用,做任何事情之前停止说教,至少在当时意识到后马上、刻意停止。改变最难的一步就是自己的B情绪,即放下我执。冷静下来想想NVC中自己当时的感受以及自己的需求,多多练习启发式提问。放慢脚步,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一点点改变,每天进步一小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