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大患,全是士夫以虚文相诳,略不知有诚心实意。流积成风,虽有忠信之质,亦且迷溺其间,不自知觉。”我理解的这段话的意思是,后世的大患,就是人们以虚文相诳,夸大其词,相互欺骗,几乎忘记要诚心实意。
犹记得刚接触国学经典时,听到师兄姐们常念叨“知行合一”我觉得有点魔怔了,对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师兄姐们对文字语言太过执着!既然知晓其原理,那做就是了,干嘛非得将“知行合一”挂在嘴边?
现在才明了,其实有执念的是我自己。师兄姐们正是因为诚意正心,所以常提及的“知行合一”,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师兄姐们真修实炼之后仍觉自己不足,挂在嘴边一是为了时刻警醒自己离“知行合一”还差得远呢,二才是为了提醒他人要二六时中。每件小事,每个当下,每个Moment都是照见自己,我想那时才能算是入了“知行合一”的门槛吧!
阳明先生说到,后世这些做学问的人不能够诚实的在心上下工夫,而且慢慢的形成这种惯性,这种风气流传积累已成普遍现象,即使有忠诚守信的本质之人,甚至有素质很高,品质不错的人,也会在其中迷失沉溺,自己却不能察觉。
“是故以之为子,则非孝;以之为臣,则非忠。流毒扇祸,生民之乱,尚未知所抵极。今欲救之,惟有返朴还淳是对症之剂”阳明先生说:所以啊!没有正心诚意的态度为人子女则为不孝,没有这种诚心实意的态度为人臣下部属则为不忠。对生民的涂炭祸害程度可谓蝗虫过境。
想要解救这种现象,唯有返朴还淳才是对症的良药。
所以,大道至简,多么难能可贵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