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闲聊几句
哪说哪了(liao)
互
砍
2022年开年这半个月
把很多人跌蒙了
沪深300跌了4.3%
中证500跌了3.8%
创业板指数跌了6.1%
反而是恒生指数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涨了4%
各种主流赛道更是纷纷跌落
基本把去年四季度的涨幅都吐回去了
人间真实
更让人困惑的是本轮下跌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机构间相互踩踏
赛道互砍
不讲武德
从新能源、到消费、到周期、到纯概念
你砍我的重仓股,我就砍你的
一夜之间好像韭菜都消失了
机构间的左右互搏没有出路
都说抱团不理性
但当抱团瓦解时
那才是人心不古
世态炎凉
迷
茫
现在市场很迷茫
主要体现在一对矛盾上
大家普遍对今年的整体行情不悲观
觉得跌下来就是机会
现在具体做哪条赛道分歧巨大
哪个都不便宜,往上拉都心虚
之间的矛盾
为什么对整体行情不悲观
大家现在都信A股得讲政治
对于大事,心里有数
虽然外围美国开始收水,但估计力度也不会太快
我们国内的宏观政策足以对冲
虽然经济下滑,债务风险大,但政策总还能刺激
更何况随着各类非标被团灭后,债类资产收率大幅度下滑,信托收益率都跌到7%以下了
所有人都觉得股票是星辰大海,增量资金源源不断
那确实没理由那么的悲观
但与之相对的是,大家都不知道做什么
现在每个赛道都很拥挤
1000亿以上市值的公司都被“正确”定价了
甚至其中50%以上还微微略贵
绝对不存在抄底捡漏的可能性
这就让大部分人很难受了
对于过去三年的主流标的
如果你手里有筹码,那现在肯定不愿意卖
如果你手里没筹码,现在这个价格又不足够吸引你进场
市场就这么僵持住了
破
局
这个局怎么破
给几个思路
一、A股如果长期3600点,又如何
过去我们习惯的A股是一个波动极大的市场
指数级别的波动年化都有20%以上
这个特性造就了我们很多习惯
比如赌政策、抱团、做大趋势
那如果这条变了呢?
无论是基于什么原因
如果未来A股的波动率大幅度下降
都是所谓的“结构性”行情
那讨论所谓的价值还是成长其实意义不大
本质都是筹码
二、从长情转向短爱
过去三年被长情惯坏了
江湖上流传着太多拿着茅X,宁X几年不动成就人生赢家的故事
结果就是“压赛道+抱团+长情”大行其道
长情的结果就是贵
凡能符合以上投资逻辑的标
就没有便宜的
那问题来了,这个溢价是否值得长情
你深爱的票的基本面能否支撑其估值的波动
三、从大市值转向小市值
以大为美
月亮优于星星
是这几年市场集中度快速上升期的主旋律
但企业越大受的宏观影响越大
如果指数级别没有显著机会
你的预期收益率又是年化10%-20%
很明显做小票的机会要远多于大票
现在A股上千家200亿市值以下的股票都无人覆盖
这中间筹码博弈的优势
远比机构重仓的大票更加清晰
四、你可能永远等不到那个舒服的买入位
我知道很多人盼着头部的龙头大跌个30%
自己好有个舒服的上车位置
买上了就账户一关,小腿一蹬
拿着长期不动了
抱着这种想法,天真了
逻辑很简单,凡是筹码集中的机构重仓股
是不可能给你到这种机会的
如果给到了,一定不能买
你觉得是贪图到了小便宜
但更大概率是基本面逻辑反转
向下不见底
A股的生态几年一个轮回
投资逻辑一定要时常更新
疫
情
说完了几个术的东西
说说今年两个波段性的机会
第一个就是疫情了
昨天北京也有疫情了,要开奥运会了,大家都很紧张
最近美国人均100万+,已经彻底躺平
国内的疫情也感觉遍地开花,压力极大
但我却觉得快看到曙光了
一个朴素的道理
疫情传播性和毒性一定是一对反变量
我们现在看到的变种都是传播性变强,但毒性变弱
如果这个趋势没有改变
2022年非常有可能是疫情的最后一年
围绕着疫情,今年的很多行业会有波段机会
房
子
第二个想说说房子
我不好说国内的房地产有没有见底
但我可以非常确定的告诉你
国内的房地产商还远远没有见底
简单的数学题,只要现金流回款不增长
除了头部几家外,没有一个房企能撑过6个月
今年整个市场的格局最惨烈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抄底房地产供应链的一定要谨慎
人家想的都是活不活的下去的问题
你还在一个一个的扣财报数据
格局小了点吧
风
水
其实年初跌跌挺好
总比去年底死跌要好吧
至少我们有一年的时间去调整
去年那种不做新能源就不挣钱的市场不正常
比的是谁更有时代感,更讲政治,头更铁
过去三年都是选股优于择
也许是时候风水转过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