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个整体,认知学习是学习的重点,但却不能独立存在。如果只关注认知学习,而不观察与之相关联的要素,那么,课堂的改进很难发生。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的观察是将认知学习与影响学习的要素联结起来的典范。有一次,苏霍姆林斯基在课堂上观察学生是怎样感知新教材的:
“我注意到学生们听课很疲劳,下课时简直是精疲力竭了。我开始细心听教师的言语,结果使我大为吃惊。他讲的话是那么混乱而又缺乏逻辑性,讲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清,以致那些第一次感知某个概念的孩子,必须费很大的劲才能领会到一点点东西。所以孩子们才这样疲倦。”
后来苏霍姆林斯基分析:“为什么我这个校长没有立刻发觉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听的是我很熟悉的教材,只要有所提示,就足以理解其含义。也就是说,教师讲解中的“漏洞”实际上都用我自己的思想弥补了。”但学生无法理解,于是,苏霍姆林斯基在几节课上逐字逐句地记录他的讲述,并在校务委员会上念给大家听,一起进行思考与分析。
对学生感知新教材的过程的观察引发了他的思考,为什么学生的回答总是那么贫乏、平淡而又刻板?为什么在这些回答里往往缺乏儿童自己的、活生生的思想?由此,苏霍姆林斯基开始记录学生的回答,分析他们的词汇量、言语的逻辑性和修辞成分,并进而思考:词是怎样进入儿童的意识的?词是怎样成为思维的工具的?这种感知让他观察到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的讲解。这一核心因素让苏霍姆林斯基又逐字逐句地分析了其他的很多课堂,发现如果教师本身思路混乱,表达含混不清,那就必然会在学生的头脑里造成混乱,以致白白浪费掉90%的课堂教学时间。他经常把一些教师讲课的某些部分逐字逐句地记录下来,和他们一起进行分析,进而引发出对教师语言素养的长期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