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
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名山。
名在哪?
从气候上讲: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江口县、松桃县交界,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的过渡地带,系武陵山脉主峰。纬度位置北纬27一28°,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又因其地势落差,所以大气湿度相对较高,致其终年云雾缭绕,有“天无一日晴”的传说。
从地貌上讲:因地质构造的的变迁,形成了梵净山以变质岩为主,周围被喀斯特低山和丘陵包围的地质孤岛。所以梵净山悬崖峭壁众多、石峰林立。
从水文上讲:梵净山处于乌江与沅江水系的分水岭。地表河流以凤凰山和新老金顶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周边分流,区内冲沟密布,有“九十九溪”之称。又因河谷剖面岩性差异较大,裂点发育,形成众多瀑布。
从生物上讲:这样的纬度位置,这样的落差,这样的地质构造,就注定了这里生物的多样性。其中动物有3000余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7种,二级保护动物49种。植物种类372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8种,二级保护植物32种。
如此资源,意味着什么?
梵净山被称为“名岳之宗,武陵之源”;梵净山不仅是国家5A级景区,而且是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
不仅如此,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它象征着佛教中的“超越了时空和生死的涅槃寂静”的境界,以及“无尘无秽”的纯净之地。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被誉为贵州第一佛教名山,也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还是中国著名的弥勒菩萨的道场。
为此,梵净山是铜仁市景点人气榜第一名,也是来特别向往的地方,更是我这次出行的主要目标之一。
早上5:30,吃了早饭,兴致勃勃地向梵净山跑去,景区进入是按的的时间每20分钟一批进入的,我们几个约的时间略晚,给守门者说明情况后,也便进入了。从这点上,呈现了时间段安排的合理性和基动调整的人文性。
因为太早,天还末大亮,9.8公里的景交,在观光车20分钟的行进中,很快走完,一切景物都在模糊之中,而车上咿呀咿呀的低分贝介绍,我侧耳倾听,可是一句也没听清。
下景交上索道,隔玻璃下视,隐约可见的,是针叶林还是阔叶林?只能用“猜想”两字说事了。这里,贵州,梵净山,著名的垂直气候带,海拔不同,植被不同。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1300—19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900—2100米为落叶阔叶林,2100—2350米为亚高山针叶林,2350—2570米为亚高山灌丛草甸。
这时的我,不知道自己的站位有多高,就真的分不清沿途的风景。
下索道,我们的目标是红云金顶,而梵净山的金顶有两个:老金顶和新金顶。而红云金顶,这个梵净山最美的去处就是红云金顶。于是在老金顶略一停留,我们便转向了新金顶。
沿途我们根据图片说明分辨着能看到的植被,可是对梵净山的小动物可是一只也没见到,据图片介绍梵净山上有好几种毒蛇呢,可是毒蛇却是自如至终没出现,害的我多加了一分小心。
每天的登红云金顶上索道后是需要预约的,可能是今天天气不好,客流量少,我们要登顶时,取消了预约号。
我们在承恩寺稍作停留,弥勒佛祖和四大天王在天山殿落坐,释迦牟尼佛和它的两大护法在大雄宝殿中修行。因为昨天在大金佛寺见识了寺院的宏伟,今天便觉得承恩寺有点与想象中不同。
登红云金顶时,略有陡峭,因两边都有栏杆和索链附助,所的很快就上了山顶。而这红云金顶因为阴天,雾气特重,故尔登上金顶也看不到一分风景。
回归时,刚到出口处,大雨倾盆而下,让我瞬间见识了天气预报也不做数的梵净上,数百名游客迅速穿上雨衣,撑起雨伞,而我正好站在登山口处的遮阳棚下,免去了一场大雨的浇淋。
半小时后,雨过但天仍未晴。看天晴无期,还是走吧。到承恩寺时遇到团队中一对走散的老夫妻,老太太没拿手机,我对老头子说:你在原地再找找,我去前边追追看,或许老太太迷方向了,已向前走也有可能。
于是,在回的路上,我遇到了又往回走的老太太,打开老头子给的电话号码一拔,竞然关机了。于是问老太太自己的手机号码,可是她竞然不记得,只得联系了她的亲人一一我的一名老学生,让他联系老头子。这时群里都在寻找老太太,告知大伙儿,我们在一起,等后边结队一起下山呢。
到此,大家才都放松下来了。
这次登梵净山虽作好了攻略,可天气的好坏无法掌控。在这“无一日没雨”的梵净山,能看到红云的有几许?你真是太幸运了,而我不是那个幸运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