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阳明那里,心、性、天理、良知都是一个东西。
他曾经给门人讲了一位禅师的故事。这位禅师遇到弟子提问,就举起手中的拂尘作为回答。
有一天弟子把拂尘藏起来,又当面提问,想为难老师。禅师找不到拂尘,就直接把手举起来。
王阳明说,我的良知概念就是这个拂尘,别看我天天给你们举,其实它根本不重要。
从那以后,如果遇到门人弟子喜欢请教心、性、天理、良知这些概念之类的问题,王阳明便会开玩笑地说,我那柄拂尘在哪里啊?
知识传授根本不等于体验形成,所以王阳明坚决反对只在书本文字上讨论问题,认为那不过是“口耳之学”。
他的讲学过程就是帮助弟子们一个个“致良知”,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判断是非,做出选择。
存心养性,简单的说就是加强自我修养。加强自我修养,存心养性,其实是为了致良知,发现良知。
存心养性,归根结底是让自己做好一个人,一个真正认识自己心性的成熟的人。
王阳明说:“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
虽然不管有事无事,都要做存心养性的工夫,但是只有在无事的时候多多“存心养性”,致良知,才能在有事的时候充分地“事上磨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