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意识到无意间总会想起某些品牌的产品,这个品牌的产品在你的大脑中不断的出现,如果你有相同的情形说明被暗示了,暗示是指在某种环境下被悄悄的植入到你的意识当中。
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已是不明智的。你需要别人的尊重。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了解自己的一些缺点,并打算克服它。你有很多优势和能力并没有真正地完全发挥出来。
你喜欢有些变化的生活,厌恶被人约束。你能够独立思考,并以此为傲,对于没有充分证据的建议不会接受。你有理想,可是有些抱负和目标往往很不现实。你有时亲切而外向,有时则谨慎而内向。你现在觉得这些描述跟你很像。
事实上,心理学家常用类似的材料研究人类的心理暗示效应,仔细推敲不难发现,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笼统描述,几乎适用于每个人。心理学同样可以解释所谓“非常准”的命理分析,不过是简单地运用了心理暗示的技巧,制造出“巧合”的假象。
俄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们在生活中受到周围环境的暗示,随后产生与之相应的心情和情绪。与热情开朗的人相处,对方的微笑和幽默会令人觉得心情不错,如果对方再大方地称赞:“你今天看起来格外神清气爽。”接着,被赞赏的人会发现做任何决策都能保持头脑清醒。
与现实相对应的理论,是心理学界研究心理暗示最多的神经语言程式学,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改变人的情绪,对心理形成暗示,进而改造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思想侧重研究,如何引导消费者正确认知企业的产品与服务,如何影响和改造消费者的思想与行为,掌握这些方法可以从消费者的暗示心理开始。
消费心理引导中的暗示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生活中的每一个人,经常使用着暗示,或接受别人暗示,或暗示别人,或自我暗示。
某项调查报告言之凿凿地称,消费者普遍反感“脑白金”和“盖中盖”毫无美感、雷轰炮炸式的广告袭击。而另一项业绩报告显示这两家企业在各自领域的销量均占前列。
消费者对于随时随处可见的产品宣传厌烦至极,然而无意识中已经受到企业给予的暗示,在消费选择中自然而然地想到早已侵入头脑的该品牌产品。反复重播的信息在消费者的潜意识中积累下来,当人们产生消费需求时,行为与判断多半会受到这些累积信息的影响。这是很多企业宣传新上市产品的惯用手法。
暗示的跨域性
心理学家曾邀请大学生评价两段文学作品,并告诉他们,作者分别为英国文豪狄更斯和一名普通作家。结果,接受这种暗示信息的学生作出悬殊很大的评价,被暗示为狄更斯作品的文章获得崇敬而宽厚的褒奖,普通作家的作品则被严苛而挑剔地批评。
这种暗示效应普遍存在于各种领域。医学中的安慰剂效应,教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或者商业中的广告效应、名牌效应,都在利用心理暗示体现其作用。
下面是典型的暗示效应的案例。
这是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一场足球赛。在比赛期间,赛场服务人员被报告有6人反映胃部不适,表现为肚子痛和呕吐。通过了解情况,工作人员猜想是因饮用台下出售的某种软包装饮料所致,于是立即通过广播通知大家不要再饮用该软包装饮料。
未料到的是,广播播出以后,相继有200多场内观众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有关人员对软包装饮料认真化验并未发现异常,且完全合乎卫生及安全标准,该饮料又被广播宣布“无罪”。消息一经传开,先前的“食物中毒患者”全部不治而愈,继续观看比赛。由于普发性的暗示效应,该软饮料企业险些被陷于不义。
以往我经常讲过一个故事更能体现出暗示对人所产生的效果,这个故事是一个死刑犯,本该被枪决,在这个基础上对他实行了一项暗示的研究,把他关进一间密闭的房间,蒙上双眼,对他说我们会割破你的手腕让你慢慢流血致死,行刑者拿着尖刀的背面对着死刑犯的手腕割了一下,同时水龙头打开让水缓慢的滴答滴答的流,就像血滴答滴答的流一样,做完这些研究人员关上房门离开,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发现这个死刑犯已经死亡。
这个故事说明暗示对于一个人的确会起到非常大的影响,死刑犯听着水滴答滴答以为是自己的血在一点点的流干,这种暗示让自己死亡。
暗示的群体普及性
每个人都会被暗示轻而易举地影响。有段维生素的广告写道“疲倦是疾病的开始”,消费者便由此产生自我暗示“我是不是病了”,这种暗示长期侵扰消费者头脑,致使受暗示者愈来愈感觉疲倦,直至服用那种维生素以后,疲倦感才自然消失。实际上,这只是暗示影响下出现的幻觉,消费者根本没有疲倦。
企业传递给消费者的信息通常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暗示性。化妆品行业的美宝莲公司告诉消费者“美来自美宝莲”,某家生产祛斑产品的公司宣扬“让你提前下班(斑)”。企业暗示了它们的“美丽制造”这的确是较为有效的信息传递。很多时候,暗示也是一种“旗帜鲜明”的品牌传播。
像美宝莲这样,以女性消费者为目标客户的企业,会发现暗示效应一旦运用起来似乎普见成效。如果暗示具有广适性,那么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尤为正确。此外,暗示以年龄区分,年轻的消费群比年长的消费群更易受到暗示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尤其是儿童消费中效果特别明显。
某家食品公司通过印发儿童玩具画册打开其销售渠道,儿童画册与食品毫无关联,但事实上孩子可以获知它的关系,他们在画册的左下角发现食品公司的商标图案,这种印象的暗示比任何语言宣传更为有力。这说明,暗示并不局限于所销售的产品本身。
暗示心理学已经被很多企业用于营销当中,我们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的确能够感受的到。
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七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连续六年全国销量领先,这是在暗示消费者我们香飘飘奶茶品质优良好喝,所以销量才会这么高。
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是在暗示消费者,孩子不好好吃饭胃口不好,喝了哇哈哈让胃口变好,孩子吃饭更多、更香。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讲述,在生活中无论你是谁只要关注都能发现很多这样的营销案例。我们通过研究就可以运用到属于自己的企业当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