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总是开车接送孩子暑期班补课,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习惯于坐车里等,这个空档一般是翻看手机的。
浏览新闻,看点儿八卦,如果刷刷小视pin-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都说刷视pin频上瘾,一点儿不假。自认为个人挺自律的,可一天碎片化的时间不自觉地拿起手机看着看着也是忘乎所以的。比如今天我算下来有三四个小时就这样度过的。
当然你可以说,刷视-pin也能学到知识啊!比如解读国学文化的,一些生活技能技巧的示范案例,一些养-生知识传播的,一些新闻类的画面片段等,我会翻看。就今天我听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好几遍竟然凑热闹把有争议的评论挖的津津有味。可是翻着翻着就会碰到各种娱乐的、搞笑的段子、社会乱象的模仿、甚至乱七八糟、鬼魅魍魉的画面内容,越翻越多,自己的脑子不被控制似的搞得晕头转向。
晚上心静下来,强制“刹车”反思。看表时间悄然流逝,感觉心里有点空,略带惭愧心,问一下自己怎么一疏忽几小时就过去了呢?这刷短视-频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有没有意义呢?如果换做看书会有什么效果呢?几小时过后,让自己的心比较乱,真实发现也没有多少收获,自己的能liang-量感觉也被消耗不少,因为头脑有些昏昏沉沉。
我又想,且不说刷视pin-频算不算“奶嘴乐”,起码“嗑瓜子儿”理论是符合的。是说我们嗑瓜子的时候,从嗑第-一颗开始,磕一粒就能吃到仁儿,而且越嗑越想嗑。嗑瓜子儿耗时短,不费力,即刻体会享受与快乐,这种诱huo-惑很难停下来。但体验到zui后是口干舌燥易上火的。
其实,快刷视pin-频是很难学到落地生根的东西,因为缺少真-正的专注。在这个过程中,一般都是大脑思考效率低下的时候,好奇心害死猫,此刻平台又会算法推荐所喜欢看的内容,所以就能轻易掉入舒shi-适圈,不可自拔,时间也就不知不觉给浪费了。
因为我们在学习易效能时间管理,是要刻意练习自控力和自律性的,升级地说是“生命管理和自我管理”。如果说一个人心中没有大的志向,也很难进行自律型的时间管理,因为你的心智首先管不住自己的言行举止,甚至有时说话做事都不会过脑子,惰性及贪欲类似于人的动物本能阶段。就像早睡早起看似简单的好习惯却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做不到。或者说一个人的运动、饮食、情绪、生活秩序等等也是需要有节奏、有平衡、有条不紊的,可是却发现很多人乱糟糟一地鸡毛。
如果说明白了道理,还不觉醒,不刻意反复地做,不训练意识肌肉,不能反思掌控自身情绪,其“身、语、意”很容易被外界干扰给拉偏、也容易被乘虚而入击垮防线。
就像这小小的刷视pin-频,它暴露出来的是人性。为什么很多家长对孩子有网瘾戒不掉而一筹莫展呢?那反过自身看我们成ren-人也是一样的。我们还很难抵-zhi制,一味要求孩子不是勉为其难吗?况且游戏是高刺ji-激的虚拟场景和音效,换做我们也一样沉迷。
可想而知,当人们看娱乐APP的时间变长了,有瘾了,那么对阅读、学习这类事情是非常排斥的,脑子里下意识地只会对娱乐信息感兴趣。《道德经》说,致虚ji,守静笃,一个能自律有定力持续学习的人,不会被无聊空虚、消磨时间所困扰,没有被高频刺ji-激的事物提升阈值,没有被心浮气躁的时代所污染,仍然能静心坚持思考、用心冷静做心目中重要的事,我相信Ta一定会了不起。
现在都知道,沉迷手机的人,是病,也得治,不然人生只会萎靡,也可能逐渐会被社会淘汰。当然,人生不仅仅对刷视pin-频敬而远之,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告别浪费时间的事、浪费精力的事,千万别陷入其中。不然真如应了一句话——我们zui大的错误,就是一边羡慕别人的生活,一边用摆烂的方式应付自己。
的确,人生zui大的失败不是跌倒,而是从来不敢向前奔跑。这个内卷的社会,要么出众,要么出局,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成为更好的自己,我想起码要掌握三种能力:
不用说,首先得有自律的能力。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生活,该走什么样的路,该如何对自己负责,如何提升自己给未来更多的选择权和主动权,不放松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是要经常思考的,希望自律能成为自身的高gui-贵-品质。
其次,有不断更新自己的能力。要想在人生的赛场上跑得更远,多一分精进,多一项本领,多学新鲜事物,多掌握新的技能,在关键时刻就能多份机会。懂得这些,就去抓紧时间干些正事儿,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提升自己上。
三是时刻具备反思的能力。今天没有反思,我不会整理这么一篇小作文。少犯错,就要常反思。我们时间管理中有“日课六省”的模版,每日及时总结复盘,觉察自己避免大小错误重蹈覆辙,少走弯路,让自己明白什么该做和什么不该做,修正行为,以及如何调整,我想那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祝愿我们都有自律、自省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图片来自网络,若侵则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