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孤傲,尖酸刻薄,除了天生性格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小小年纪丧失双亲,寄人篱下,每天小心谨慎地活着,心爱之人身边美女如云,自己又深知自己并非长命之人,内心深处那种不安焦虑,可想而知有多频繁地来折磨她。而后只能用外在的伶牙俐齿掩盖内心的孤独自卑。从心理学角度看,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内心的种种又能与谁说呢?所以,当薛宝钗表达了自己与黛玉实际上是同病相怜的意思后,一下就戳中了黛玉内心深处的那种自卑,终于有人能理解她了!如果黛玉是一个没有才华没有灵气的女子,或许会过得开心一点,然而偏偏不是,想得多自然痛苦就更多了。以前读她的《葬花吟》难免觉得她太过于多愁善感了,如今再读,就明白了这真是她内心的写照,那句“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真是凄惨到了极点!这样看,我对黛玉又有了更深的感情,很多时候,谁不是披着各种外衣保护自己呢?读到黛玉泪尽而亡那一刻,我胸口憋闷,呼吸困难,泪水决堤。
贾宝玉,我现在觉得宝玉对黛玉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宝玉对身边的很多女孩子都有过肉体的幻想,比如对宝钗,比如对袭人,比如对金钏儿,对秦可卿……但他对黛玉却是从未有过一丝一毫这样的想法。他从小与黛玉一起长大,没住进大观园前,他俩同在贾母那里住,一张床上打闹,他从未表现出任何轻薄的意思。尊重是真爱的前提!
宝玉他并不是只喜欢女子,我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宝玉没有明确的男女观念。他只是喜欢一切美的东西,一切美的、真性情的人。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见了女儿便觉得清爽。他口里心里的女儿是像黛玉、宝钗、湘云等这样的女子,而绝不是赵姨娘、周瑞家的等那样的妇人!他说见了男子便觉浊气逼人,他说的是贾琏、贾环等那样的浪荡公子哥吧!他并不是不喜欢男子,秦钟,蒋玉涵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薛宝钗是很聪明的,但我总觉得也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女子。她的圆滑,她的理性,她的稳重,确实很难得。但有的时候我不太能接受她做的一些事,比如她扑蝶恰好听到小红的私情时,那句“颦丫头,等等我”,置黛玉于何境地?比如金钏死后安慰王夫人的那些话……想到这些,总觉得并不是那么“情有可原”。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人,总会情不自禁离远一点……
初中开始,我的语文老师张语之,就“逼”我读《红楼梦》。到了大学,自己又重读了两遍,工作后再重读两遍。每一遍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新的想法。果然,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在于百读不厌吧。
遗憾的是,这次教学,没有再重读一遍原著,仅凭自己的记忆,也许有纰漏之处,待到后面再更正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