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对体系逻辑的理解,越深刻越好,其主要原因是层次)
认知又分为四个层次,
层次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无知无畏
层次二、知道自己不知道──闻鸡起舞
层次三、知道自己知道──了然于胸
层次四、不知道自己知道──随心所欲
很多时候处于第一层次,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无知者无畏。这时候认知还没有开始,对一些事情的感知是:这件事情没什么了不起,很简单,没什么难的;或是感觉现在当期状况很好,没有觉得有什么需要学习或改变的。常表现出的无知行为包括:当别人讲述一件事情时,往往话说到一半我们就会抢着说“我知道了,不就是……”,或者是当别人对你提出新的理论或想法时,你会觉得别人很可笑或无知。这个时候喜欢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范围,瞧不起外面的事物,拒绝去发现新的领域。
第二层次是学习和改变的转折点,可能也是自我感觉最不好的时候。通常经历了几次挫败或碰了几次壁,经过反思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这时候认知才刚刚开始,发现自己不足,到承认自己不知道,需要经历一段自我否定的过程。这时候也是可能面临的转折点,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变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可能会因为知道自己不知道而欢欣鼓舞,从此闻鸡起舞。
到达第三层次时,通常会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日出”的感觉,这时候求知欲比较浓厚。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此时常常表现出喜欢对所学的东西刨根问底,不仅满足于表面的知晓,更希望了解其内部,做到了然于胸。
第四层次是“融会贯通、人剑合一”,这个时候已经把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将学到得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鉴他人经验,勤于观察,不断发现与自我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随心所欲的使用。
当一个认知层次在第一层的人与一个认知层次在第四层的人相遇,基本无法沟通。第四层的人看第一层的人明知其是小白,什么都不懂,却苦于无法让他接受这一点,无法让他知道事物的本质,而且表面上第一层的歪理往往更有道理。
第一层次的人看第四层次的人更是在看一个怪物。“据说此人是专家、大师,我看也就这样。这么明显的走势、这么明显的道理,他就是不懂。”
其实不仅仅是一、四层很难沟通,不同层次之间都不好沟通。一层不懂或者不懂装懂;二层是似而非;三层只是懂,却无法融会贯通;四层的又惜字如金,大道至简。
不同体系的交流就像两门外语的交流,要么完全不认识、听不懂;要么看着认识,其实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鸡同鸭讲,对牛弹琴。
不同层次的交流就像有代沟的两个人,说的全能听懂,但脑子里的图像完全不是一回事,你想你的,我想我的。
普罗大众早已失去了撕逼的价值,大神们只是淡淡的看一眼,微微一笑,就是这个道理。
体系是交流的基础,层次让交流更加畅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