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简史》 第七章 人文主义革命
概要内容
1.现代契约给了人类力量,但条件是我们不再相信整个世界有一个伟大的宇宙计划能让生命有意义。如果人类不再通过伟大的宇宙计划也能找到意义,就不算违背契约。
2.上帝已死,但社会并未崩溃。
3.人本主义宗教崇拜人性,期望由『人类』来扮演上帝在基督教或真主在伊斯兰教中扮演的角色。人本主义的主要训诫:为无意义的世界创造意义。
4.现代性推动的主要宗教革命并不是对神失去信任,而是对人类有了信心。之前以申作为意义和权威的源头,不只是一个哲学理论,而且影响了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5.中世纪的神父仿佛和上帝有一条热线,能够为我们分辨好坏,但现代的心理治疗是智慧帮助我们触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6.在人文注意的伦理中,最有趣的讨论就是婚外情这种彼此感觉有所冲突的情境。
6.我们的感受不仅能提供个人生活中的意义,也能为社会和政治程序提供意义。
7.今天,人文主义者认为艺术创作和美学价值的唯一来源就是人的感受。
8.在伦理上,人文主义座右铭是:感觉对了,就做吧。
在政治上,人文主义认为:选民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在美学上,人文主义说:看的人觉得美,就是美。
在经济上,人文主义认为:顾客永远是对的。
在教育上,人文主义认为:为自己想。
9.随着意义和权威的源头从天上转移到人类的内心,整个宇宙的本质也随之改变。
10.在中世界的欧洲,获取知识的主要公式是:知识=经文*逻辑。如果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她们会阅读相关经文,并用逻辑来理解经文的确切涵义。
11.科学革命的知识公式:知识=实证*数学。如果想知道某个重要问题的答案,要做的就是收集相关的实证数据,再用数学工具加以分析。
知识的科学公式有一个重大缺点,无法处理价值和意义的问题。
12.人文主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知识=体验*敏感性。如果想知道任何道德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面向自己内心的体验,最最大的敏感性来观察他。
体验是一种主观现象,有三个主要成分:直觉、情绪和想法。在任何时刻,我的体验都包括了我的一切知觉,我感受到的情绪,以及一切出现在我脑海中的想法。
敏感性包括两方面:第一,注意到自己的知觉、情绪和想法,第二,允许这些知觉、情绪和想法影响自己。
13.体验和敏感性会行程一个互相加强的无限循环。没有必要的敏感性,就无法体验到某些事物;没有长期的体验,就无法培养敏感性。
14.人文主义认为生命就是一种内在的渐进变化过程,靠着体验,让人从无知走向启蒙。
人文主义生活的最高目标,就是通过各式智力、情绪及身体体验,充分发展人的知识。
15.科学和人文主义契约,类似八卦中的阴阳。
16.人文主义三大分支:
第一是正统派,也称自由人文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游泳独一无二的内在声音,永不重复的一连串体验。
第二是社会人文主义:包括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
第三是进化人文主义:以纳粹为最著名代表。
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都指出,自由主义对人类体验的理解还有不足。自由主义认为人类体验是个人现象,但世界上这么多人,常常感受到的是不同的事。如果所有的权威和意义都来自个人体验,当彼此发生冲突时,又该怎么办?
17.自由主义会与古老的集体认同、部落情感相互融合,形成现代民族主义。
18.自由主义要求人眼光向内,强调自己或本国的独特性。社会人文主义则让人不要再迷恋于自己和自身的感觉,要注意他人的感受,注意自己的行动如何影响他人的体验。
19.社会主义并不鼓励自我探索,而是主张建立强有力的集体制度,为我们解读这个世界。
自由主义政治:选民能做好最好的选择;社会主义政治:政党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自由主义经济:客户永远是对的;社会主义经济:工会永远是对的。
20.对于文化这种雷区,自由主义会小心避开,社会主义则是一切交给政党处理,进化人文主义却是开开心心跳进来。
21.经过数十年的失败和挫折,自由主义在冷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纵然千疮百孔,还是成了这场人文注意信仰战争最后的赢家。
目前,对自由主义来说,中国造成的调挑战,要比西方那些社会运动抗议人士更为严峻。
22.中国成为21世纪经济巨人,甚至包括中国人自己在内,似乎没人知道中国究竟信什么。
中国仍然信奉共产主义,但行动上更为务实。这种状态,使得中国在面对来自硅谷的种种科技宗教时,称了一个孕育无穷希望的地方。
23.科技与宗教总是跳着一支优雅微妙的探戈。双方互相推动、互相依赖,不能与对方离得太远。
24.等到人工智能在大多数的认知上超越人类,就业市场有何改变?
如果出现许多在经济上完全没有用处的人,形成一个庞大的新阶级,会造成怎样的政治冲击?
25.塑造历史的,往往是一小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
26.为什么马列会成功,而洪秀全马赫迪会失败?不是因为社会人文主义哲学由于伊斯兰教或者基督教,而是由于马列更努力地理解当代的科技和经济现实,没有忙着研读古代经典或审视语言中的梦想。
27.19世界中叶,还很少有人如马克思一样见识敏锐,因为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开始工业化,也就是这少数几个国家,征服了整个世界。大多数社会连发生了什么事都还不清楚,也就没搭上这班进步的列车。
21世纪初,进步的列车将再次出站,这可能是『智人』这一站发出的末班车。错过的人,永远都不会再有上车的机会。想上车,就必须了解21世纪的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力量。
28.21世纪主要产品将会是人的身体、大脑和心灵,懂得与不懂得如何进行这些大脑及身体工程的两种人,彼此的差距将远大于智人与尼安德特人的差距。
在21世纪,打赏列车,就能获得创造和毁灭的神力,留在原地,就面临灭绝。
29.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发现、发明或创造是什么?选项太多,无法筛选。但是20世纪,宗教上有什么发明创造吗?选项太少。
再守着经典经文真的无法适合这个新世界了。
读后感
1.上帝已死,但世界并未崩溃。
随着意义和权威的源头从天上转移到人类的内心,整个宇宙的本质也随之改变。
之前听吴晓波说他大学时期看到『上帝已死』这种说法时候的震撼,那时候不理解,看完这本书的逻辑后,开始懂了。
之前的人类,凡事通过解读神的旨意来确定,就像包办的婚姻,虽然不一定符合自己的意愿,但是多省心啊。
上帝已死之后,凡事要人类自己来定了,虽然符合自己意愿了,但是看起来多艰难啊。
2.人文主义的知识公式:知识=体验*敏感性。
对于这个公式,并没有很理解。体验是直觉、情绪和想法。敏感性是察觉到这些直觉、情绪和想法,并允许这些东西影响自己。
对于不大自信的人,总想问的一个问题:万一我的直觉、情绪和想法错了呢?
但在问出这个问题的一刹那,我就了解了,什么对的,什么是错了,哪里来的判断标准呢?所有的判断标准来自自己,由我来判断『我』是否是对的。
3.中国仍然信奉共产主义,但行动上更为务实。
这种状态会让中国在面对科技变革时候反应更为迅速,也是我们得以踏上20世纪中叶那班车的原因吧。
4.21世纪出,错过的人,永远都不再有上车的机会了。这件事想想很恐怖,之前我们一直安慰自己,没事,之后还有机会,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但现在看来,如果错过了生物科技和计算机算法的这一次上车机会,之后可能永无翻身之地了。
5.对于个人而言,能做什么呢?
首先是不因循守旧,要积极接受新事物;
其次是要锻炼身体啊,人类即将发生长生不老的变革,我们要能肉身挺到那个时候啊;
最后,要有钱啊,即使是长生不老,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谁也享受,最好的评价标准可能是金钱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