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某街道,按照“相关”部署和要求,将商铺的店招统一更换成了黑底白字或白底黑字,甚至连字体字号都作了统一的规范。乍看上去,就像是走进了灵堂,仿佛整条街道都在办丧事。不知出此号令者当初是怎么想的,他们有没有想到会营造出这样一种“悲伤”的气氛?——若是没想到,那就是缺乏起码的生活常识,而没有起码的常识,又何以当官为政?
这样一条“哭泣的街道”,却让人产生了很多联想。它让人首先想到的是“书同文”——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客观上讲是有进步意义的,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现在的“统一文字”,其客观效果大家都有目共睹了,而其主观愿望,想来也无非是为了便于管理,而管理则是广义的统治——在这个意义上讲,而今这些出台政令者的想法,与当年始皇帝的目的,应该是如出一辙。
为了统治或管理,历史上不仅有过统一“文字”,还有过统一“发型”、统一“服饰”之类的“一统天下”。比如满人入关,留发不留头,每个成年男子都必须在脑后留根“猪尾巴”辫子。又比如某个时期,举目望去,人们的衣服颜色只有蓝绿灰三色,款式也都差不多。这样的统一,不仅是为了统一形象,更多的是表达服从与忠心——谁若是与众不同,要别出心裁搞点新花样,要把自己整得很“另类”,那就表明你是“异己分子”,而这是要被铲除、批判和打倒的。
当然,这类统一,可以认为是为了“集体”的形象,就像某些人群要穿统一的“制服”一样;但“集体”的背后,隐含的却是“集权”的用心,因为但凡集权者,都希望自己的治下之民,无论是外表还是思想言行,最好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就像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砖头一样。作为“砖头”,不仅是哪里需要就可以往哪里搬,而且沉默不语,不会乱说乱动。
统一化和标准化,无论是对于管理还是对于统治,都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今天是统一化、标准化的街道,明天就可能是统一化、标准化的服饰、发型和生活方式,而未来,就将是一个统一化、标准化的“美丽新世界”了——赫胥黎已经为我们描绘出了这样一个“美丽新世界”。
从“哭泣的街道”这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我们不难发现某些端倪:有些人的梦想,正是这样的“美丽新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