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出生在纽约贫民窟的女孩,从小就承受家庭的千疮百孔。
母亲患有精神分裂症,还因为吸毒,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毒品上。连两个女儿的日常开销,都要抢走。
父亲更是糟糕,酗酒、吸毒一个不少,对女儿不管不顾。
由于女孩生活在满是垃圾的屋子里,身上有味道,去学校就会遭到同学的排挤。所以她总是逃课,留在家里照顾有精神问题的母亲,以及在家看《百科全书》。
可即便这样,她的学习也一点不落下,一个月就去学校三天,考试也能得满分。老师对她寄予了厚望,要求她一定要上学。然而,政府得知女孩的家庭状况后,认为她的父母没有抚养能力,强制把她送到了收容所。
虽说在收容所吃住不愁,但环境不比家里好多少。羞辱、耻笑、霸凌,让女孩从一个地狱,掉进了另一个地狱。
她就这样在收容所度过了童年,直到15岁才出来,但她的不幸远没有结束。
父亲因为支付不起房租,女孩便无家可归了。无奈之下,她只好跟朋友流浪街头,靠乞讨以及在超市偷东西,勉强维生。2年后,在她17岁的时候,母亲因为艾滋病,去世了。
没有葬礼,没有仪式,只有一口棺木。莉丝孤零零地躺在棺木上,绝望而无助。
那是黑暗的一刻。
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风雨哈佛路
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
任何一个教育题材的电影榜单上,都少不了这部影片。很多学校都自发组织观看,就差教育局下指令了。
这样一部没有任何卡司支撑,在国外上不了院线,只在电视上播放的电视电影,豆瓣上却有8万多人标记。
评分也达到了8.1。
“我在世界上单独一个人
生活在你做梦都想象不到的糟糕地方
失去了所有的关系
消磨了所有的欢迎”
她主动找到一所正常的中学,极力向校长推荐自己。
“我很聪明 我知道我能成功
我只是 我只是需要一次机会
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
校长被打动,丽兹被校方收留了。
从此,学习成了莉兹的全部,兼职时、坐地铁时、吃饭时……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课程。
几年后,丽兹以全优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并由《纽约时报》提供奖学金,来为她支付所有的学费。
毕业后,她成为全美著名的演说家,被评为“美国当代杰出年轻女性”,并受到克林顿(美国前总统)的接见。还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告诫青少年远离毒品,规劝在不幸家庭出身的孩子,不要将儿时的苦难,当做沉沦理由。
没人料到,这个出身底层的女孩,能从贫民窟到哈佛,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从底层社会一跃进入上流社会,创造难以置信的奇迹,成为全世界的逆袭标杆。
现实中的丽兹,莉丝·默里
对命运,她真正达成了逆袭。
丽兹生活在一个令人绝望、充满黑暗的环境里,童年生活支离破碎,颠沛流离,但是即使在那样的环境里,依然存在着某些温暖明亮的微光,正是这些微光,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梦想和希望。
内在的力量与驱动
外在的支持与力量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重要的不是一个人拥有什么,身处何地;而是在于他/她想成为什么人,想要去往哪里。
01
幼年时的母爱
丽兹的父母虽然酗酒、吸毒,但不难看出在丽兹6岁以前,她和母亲的关系也是很好的。电影里曾多次提到丽兹与妈妈滑雪的情景。她在旁白中说,“我记得和妈妈在山上滑坡的情景,那是冬天,可她抱着我的手很暖。那时我很小,她很健康。
“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也许这种情景只发生过一次,也许她背叛过我一千次,这并不重要。”
“我爱我的妈妈,非常爱。她是个瘾君子,是的。而且是个酒鬼、经常不醒人事、患有精神分裂症。可是我从没忘记过她。她是爱我的,就算她已经忘记。自始至终、是的。自始至终、自始至终。她并不是不想成为一个好母亲,只是无力给予。”
在申请纽约时报奖学金的答辩中,当评委问她,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她说的也是这一番话。
因为幼年时的母爱,所以她将这种爱转化成持续向上的力量。
02
选择的力量
正是经历过母亲死亡、父亲被收容、外公是变态等,一系列血淋淋的现实后,丽兹除了自己弱小的身体之外,已经一无所有。让她觉醒了只有继续读书,才可能改变自身的命运。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得作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
于是,她开始自己打工养活自己,开始拼命地学习,通过这一切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正确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很明显的例子就Liz和好朋友Chris之间对自己人生规划的对比。
丽兹在地铁站与Chris重逢,此时丽兹已经在学校接受教育,而Chris还在地铁里流浪。丽兹把Chris带到学校见自己的老师,引荐她入学。但是Chris却自暴自弃,认为自己只配在收容所里呆着,或者去做妓女。几个月后丽兹去申请奖学金时,临走前又遇到被收容所赶出来的Chris。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生,我们无法改变现实,但是我们永远都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选择自己的主观感受,选择自己的梦想和对人生的规划。
03
希望与梦想
因为她成绩好所以得到了去参观哈佛大学的机会。在哈佛大学,丽兹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哈佛学子,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梦想。
“为什么不能是我这种人,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因为他们的出生?我尽力拼搏,不让自己沦落到社会底层,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我现在离那层膜很近,触手可及。”于是她一步步地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变得越来越清晰,并让清晰的梦想不断地推动着将自己。
最终丽兹也考入了哈佛大学,并且拥有了自己的公寓。
04
行动力
我们都知道,光是有主观的选择,光是有梦想而不去行动,一切都只能是画饼充饥。
丽兹的成长和成功,最终应该归结于她卓越的行动力上。
丽兹没有把时间花在抱怨,花在与生活讨价还价上,她只是把时间花在不停的行动上。
丽兹持续的行动力,促使了她生命中无数细微的改变,当这种细微的改变的数量足够多的时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转换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所以,在记者会上,当记者问她,“你是怎么能做到的”时候,她淡定地回答“为什么不?” 是啊,为什么不呢?正如她说的,”请不要闭眼,机会就在下一秒出现”。
是的,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环境,但是可以选择自己的主观意愿与行为。
即使生于绝望,但是只要有梦想,只要有行动,一个人也能活出希望与光彩。
-End-
希望,真是这世上最美的一个词。
我们人类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它而来。
我们只有拒绝麻木,时刻抱持希望,才能不断吸收知识,提升并超越自己,然后获得真正的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