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知青故事会
回首南大段。(4)

回首南大段。(4)

作者: 微光_b073 | 来源:发表于2018-02-26 14:20 被阅读59次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

    随着布谷鸟“快收快种”的欢快叫声。1975年麦收季节来到了,南大段村南边青年队的60亩麦田,呈现出一片金灿灿的麦浪,长得特别喜人。预兆着又是一个丰收年啊。在开割收麦之前,南大段党支部组织了一次麦收前的评估。青年队的麦田有一部分被评估出亩产千斤。在70年代的河南农村,麦收季节是一个很重要的季节。

    回首南大段。(4)

    由于在这个季节,天气变化很快,经常容易下雨,为了确保麦子颗粒归仓,学生都放了麦假,帮着捡麦穗儿送水等轻便的农活,大人们都全力以赴的与老天爷赛跑。当时不像现在到处都是收割机,全部是凭着人手工割麦子。这可是个体力活,由于麦子比较低,要弯着腰,日头暴晒着,一场麦收下来,人都要脱一层皮。天朦朦亮,琪妞队长的哨声变嘟嘟的响起。催着知青们尽早起来,趁着早上的凉爽,太阳还没有发出炽热,尽可能的多割一些麦子。

    我们的60亩麦地是个细长型,宽不到百米,可长确有大约一千多米。知青们大部分人一字排开割麦子,还有部分男生把割好的麦子用车运回林场。刚开始每人割两垄、三垄向前走。左手抓麦杆,右手握镰刀,割下的麦子顺势放在地上,割了一段距离后,再回头把麦子捆成捆儿。时间一长男女生之间就拉开了一些距离。男生们又回头帮助女生,共同向前。麦杆又硬又滑,很不好割。不一会儿手上就磨起了水泡。有的甚至把鞋也划破了。运麦子的也很辛苦,把麦子运到林场以后,解开梱儿,用桑木杈把麦子摊开,摊的时候要掌握好薄厚均匀,然后就是让太阳暴晒,过一两个小时要把麦子再翻一遍。到了傍晚就可以打场了。那时候打场是用牲口拉着一个石轱辘,在麦场上不停地转圆儿碾压麦子,碾压了几遍以后,再用木叉把麦子翻过来,继续碾压。直到使麦颗从麦秆上脱离下来。然后把麦杆儿用桑木杈轻轻的挑到旁边,剩下麦粒和一些麦芒糠。这时要趁着有风,用木头锨扬场。把麦粒和麦芒分开。直到把小麦全部装入布袋中,这才完成了收小麦。

    回首南大段。(4)

    麦收季节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到公社去交公粮。说起交公粮,我国在古代就有,叫交皇粮,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实也就是农业税。到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再也不用交公粮了。可当年到公社去交公粮,也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先是要通过验粮员的检验,把粮食分为1、2、3等 。然后再去过秤,过完秤后还得把成袋的小麦,扛上肩上粮垛入仓,一百多斤的麦袋扛在肩上,摇摇晃晃的走在不足一尺宽的木板上上粮仓。一般情况下,没有一把子力气是根本上不去的。

    现如今的农村和我们下乡时大不相同了,麦收季节,只见农田里,收割机隆隆作响,原来需要十几天的活。现在只需三四天就全部轻松的搞定了。虽然几十年的光景过去了,可是当年收麦时的紧张、劳累、喜悦和憧憬,还是历历展现的面前。令人难以忘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马范桥人:那时候你们的麦子亩产能有一千斤,真是不简单。我最怕干的活就是割麦子,弯腰弓背真受不了,三夏时节那是真忙,那时候真年轻,也真不怕累,如今种地再也不用向我们那会儿那么苦了。

      本文标题:回首南大段。(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ivq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