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自己深陷工作的壓力時,我就會想起自己在國外充電的那些日子,除了充實之外,日子過得又快樂又辛苦,在異國他鄉的種種生活也時常出現在我午夜夢境裡。那段時間真的是我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如果沒遇到那些樂於分享的”過來人”與我分享他們的異國求學經驗,恐怕不會有今天如此”勇敢堅強”的我。現在,我也想將這些經驗與大家分享,讓有工作經驗並且計劃到國外深造的人參考,幫助大家更快上手_
接受自己的樣子
在接受國外教育的洗禮後,相信你也很難是”當初”的自己了,大多數的人會期待你在國外有所改變,但不見得能接受你改變後的樣子。蛻變後的你,可能生活方式、思考、眼界跟以前不一樣了,回到原來的環境不見得你能被大家所接受,當你變得跟身邊的人不一樣時,你該如何讓大家接受你?
想想你當初到國外打拚的動機吧~是什麼原因讓你拋下熟悉的一切到國外念書的?我的動機只希望自己能夠有個機會停下腳步檢視自己不足的地方(其實是為了逃避工作上的壓力而逃到國外念書XP),但我不要求自己回來後能夠找到更好的工作,身邊的人卻期待我回來後能夠爬到更高一層樓,可惜,我反而找到薪水更低的工作。還記得某次在課後多位同學聚在一起聊天時,大家都說想拿到優異(distinction),我問大家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大家都說:「這樣才能夠在家族面前被人特別提到”表現優異”,而不是”他在國外念書”。」這句話真的引起我的深思,人類好像都會朝著別人對自己的期望而努力,似乎為自己努力的動機比例就少了那麼一點。對我來說,成績不是一切,我從沒遇到老板問我以前在學校成績如何,所以我也不強求在學校一定要拿到”優異”,但我卻比別人更努力在”體驗”不一樣的人事物,讓自己的經歷更豐富,這些是那張畢業證書後面帶來的附加價值,而不是畢業證書上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地球並沒有因為我多念個學位而停止轉動也沒有變得更好,現實社會反而對我更殘酷,我卻能夠在較殘酷的環境裡用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活得更快樂,我想,這也是我的收穫與妥協吧~
感謝那些當我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給我指引的人,有了你們的經驗分享才能讓我在成長的路上少跌倒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