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书会第一课,讲到“亲亲”&“新民”,有个同学说,现在有很多人可能混淆了亲亲这件事,比如对网上那些跟自己聊天的人态度更好,而对自己的血缘家人却没什么沟通。
这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困惑。
另一个同学回应,孔子当时也说过“亲亲尊尊”,内含五伦的人际关系和行为准则,对待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分寸。
这似乎是给出一个答案。
可是,我要说,不要轻易地接受一个答案。
学习这件事,有三重境界。
最浅薄的学习是“知识”,就是上学时老师写在黑板上的那些,也是现在你通过百度能查到的大部分内容,比如有很多教你如何与父母沟通的N条原则,几大方法之类的。
深入一点,是“问题解决”,基于一个问题场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要考虑到很多事,比如双方的条件和诉求,可能的风险是什么,有几种行动方案可以选择。
最高境界的学习,是“探索”,你可能知道该怎么办,也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总而言之你开始探索,秉持自己内心的信念,一边探索一边校正,做之前不害怕,做之后不后悔,而经历过个探索的过程,最终沉淀在你内心的,是你收获与成长,更是你的力量。
现在能明白了吗?在你接受一个答案的时候,失去了什么?
满足于知晓一段新的信息,好像收藏一点新的知识,你接受了这个答案。
与此同时,你失去了一个探索的机会,也失去了一个感受自己力量的机会,也失去了一个成长的机会。
Deep within man, dwells a slumbering power.每个人内心都有深沉的力量,不辜负自己的力量,这是我创立景行研修社的初心,所以《大学》精读班中才没有那么多引经据典,所以历时四年不断更新课纲,因为要带大家融入那种探索的状态,握住内心真实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