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太空探索了这么长的时间,基本形成了一个共识——人已经是太空探索的累赘。没有人的太空探索,注定会是未来太空探索的主旋律。《生命3.0》的作者:泰格马克。一个物理学家,如果你对人工智能非常感兴趣,你应该要记住他。泰格马克是很多人工智能专家的朋友,他召集这些专家,成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未来生命研究所。并且开了一个会,这些人对人工智能各抒己见,最后给现在的生命下了一个定义,并且划分了三个等级。
生命的本质:生命就是可以自我复制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的“信息”包括个体复制的蓝图,以及个体行为的模式。一个生命体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它的身体,软件就是信息。
生命1.0:这个生命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是靠自然演化来进行迭代和更新的,完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目前地球上大部分的生命都是如此,除了人类。
生命2.0:是硬件升级仍然依赖自然演化,一部分软件升级则是可以自己设计。这就是人类的特点,人是可以学习的。正因为人是生命2.0,可以再一定程度上自己设计软件系统,人才是万物灵长。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像那些1.0的生物一样整体感慨遗传基因好不好,给你那么大的大脑是让你学习用的。
生命3.0:则是硬件和软件都可以自己设计。在此我们要澄清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计算机是有生命的吗?根据前面对生命的定义,如果一个AI系统会自己复制自己的下一代,那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有生命的。如果这个计算机还具有自己学习新东西的能力,而且还能升级硬件,那它就是生命3.0。
这就是《生命3.0》这本书名字的由来。得到APP的《精英日课》专栏作者万维钢老师,对这本书做了专题解读,我看了之后,感觉大开脑洞。所以,我把看完之后的思考和感悟写在了这里。如果你也觉得非常震撼,推荐你转弯仔细看看这个专栏。好,下面我们接着说,未来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样子。
如果真的有一天,AI具备了人的全部智能,而且还可以自己设计自己的下一代,这样一代比一代强地升级下去,未来的AI主导下的文明到底会是什么样子?未来的AI文明(或者叫人类文明)会使用什么方式生活,会使用什么手段去获取能源?那些生命3.0的生命看我们,是不是跟我们看那些生命1.0的动物一样。我们经常爱说一句话叫:“贫穷会限制你的想象力”。但对于未来的AI文明,物理学才是真正的限制。
下面我们就从近期到远期,展望一下AI背景下的人类文明。也许真实的世界并不一定是美好的,你未必会喜欢未来的样子。
AI听命于人类
基于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AI背景下的应用已经开始惠及人类。比如:AI自动驾驶和AI参与的医疗。这两项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不过他们不能处理那10%左右的意外,所以人们不敢大张旗鼓的使用这些技术。那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了,人类能够处理的意外用能占所有事件的多少呢?举两个例子:从2000年到2013年,美国医疗手术机器人事故导致的病人死亡人数一共有144例,受伤1391例,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是这可是两百万个机器人手术才有这么多事故。对比之下,美国每年因为人类医生的错误而导致的死亡超过10万例。第二个例子,自动驾驶汽车,其实只要把道路上所有的汽车都换成AI驾驶,交通事故至少能够下降90%。
所以说,问题就在于这剩下的10%的意外,应该怎么算。人类会高度犹豫,该不该使用AI,使用AI会不会带来伦理和道德问题。还有一个很多人关注的问题,AI可能让很多人失业。如此说来,在近期来看,AI兴起的人类社会中,该不该使用AI将会是人类很大的烦恼。但有一点是可以庆幸的,那就是AI至少还听人类的话。
AI与人类共治天下
我们把时间再拉长一点,就以千年以后的尺度吧,你觉得那时候的人类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也许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美好。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来,各个方面AI的能力都是远超人类的。如果AI一旦能够解决那剩下的10%的意外,会怎么样呢?
这个时候,AI已经有了各种处理意外的能力,那这就会有一个问题,AI真的还需要人类吗?在很多问题上,AI下决策的效率可是比人类高很多的。也许你会说,人类在设计AI的时候就可以设定好,不给AI主导权。但这可能由不得你。只要AI有了足够的能力,它就会使用自己的办法摆脱人类的控制——这可是比人类聪明的多的智能。而且历史规律也一再证明,只要谁有这样的能力,就会使用这样的能力。
也许到那个时候,人类就只有一个任务“幸福”。人类不就是想要幸福吗,你全听AI的就会更幸福。你会被当做一个宠物养着,幸福快乐就行了。但,这样真的幸福吗?也许,你想多生几个孩子,AI说现在资源不够,不许生。也许,你想参政议政,AI说你不懂,别瞎说。
所以说,在这个时期,可能会有一个根本的矛盾:AI和人类,到底谁说了算。
AI主导人类文明
下面,我们考虑更远的尺度。一万年以后的人类文明,那个时候,AI肯定已经完全超越人类。人类是否有必要存在,都是个问题。
就以现在我们人类一直在发愁的能源问题为例,到了那个时候,这就是一个笑话。从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公式来看(E=m*c的平方),人类使用能源的效率,只相当于这个公式的0.00000001%。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现在能源的使用效率,低到你无法想象。而未来的AI呢,它们会怎么使用能源呢?
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设想了一个“戴森球”的系统,告诉我们未来AI会怎么做——AI会在外层空间造一个巨大的球体,把太阳整个包围起来。这么一来,AI就可以把所有的太阳光都用上,一点都不浪费。也许你会问,建这么大一个球,需要的资源从哪里来?也许AI可以先把木星给拆了。有了这种超级能源以后,AI会做什么?
也许这就那个时候的终极答案——探索全宇宙。现在人类的探测器的速度,对于那时候的AI来说,还是一个笑话。物理学家设想,激光推进飞船,或者是曲率加速飞船,至少可以让飞船的速度达到光速的一半。如果AI去探索全宇宙,会带着人类吗?说实话,人类就是一个累赘。因为不带着人类,可以去掉太多的限制,AI只要带着人类的DNA信息就行了,用20年的时间飞到十光年以外的星球上,再用DNA信息现场组装出人类来。可以这么说,如果真是这样,地球文明(不是人类文明)几乎就是以光速去殖民全宇宙的。
说了这么多,聪明的你会说,这都是作者自己的想像,AI愿意这么做吗?对啊,我们怎么没有考虑AI自己的意愿呢?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AI会不会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它还会不会在乎我们这个文明。这是一个几乎难住所有物理学家和科学家的问题。我们有机会,下回接着说。
我是徐建航,这是我写的第37篇文章,欢迎你加入007社群,七天写一篇,一起写七年,七年之后一起去南极。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25126/cc75bfee779e51f2.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