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越界
1、转述本章内容
(1)中国式界限。越界无处不在,且均在不经意间,未被意识到。
如何做到不越界?在他人遭遇困扰时,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
(2)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广义的性侵犯,往往未被重视。
(3)少些期待,多点儿界限。“能滋养彼此关系的,应该是爱而非期待。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不再期待他人,也不让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中。
(4)失去自己的疆域,就是泄了气的气球。被父母侵占界限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5)解除“都是因为我”的魔咒。学会问题归属。对方的问题,倾听、关怀、陪伴,走出问题区;无攻击、负责任、无伤害、一致性沟通——P.E.T传递的界限精神。
(6)谁是需要帮助的人?
父母和孩子同时处在情绪问题区,需要父母换挡,先进行倾听;
孩子处于问题区,妈妈倾听陪伴,让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妈妈处在问题区,无法积极倾听时,选择非责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再去倾听孩子。使用换挡技巧,先表达情绪,再换到倾听孩子的需求上。
如果妈妈情绪高涨,无法倾听孩子,可以另外找个空间处理自己的情绪,把孩子交给其他家人。
(7)投射让我们偏离真相
我们有时会把自己的软弱和无能、分离焦虑、自己的匮乏投射给孩子。有时会把爱投射给他人,不健康的关系。
投射不是真正的爱,只是戴上有色眼镜的自己所看到的爱。
(8)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任与尊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土壤;在外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充满安全感的港湾。无条件养育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9)自我修复--孩子本有的智慧
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与其去教育,不如去爱。
(10)当他人发生冲突时,停止越界
P.E.T调解纷争——第三方调解。让双方自己解决,第三方只是协助引导他们去思考解决办法,只是倾听和陈述事实及需求,不评判任何一方,不充当法官。
2、读后感
第一章作为本书的开篇,信息量很大,也最触动我。在阅读本书之前,虽然我知道我们很多人都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而且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在努力摆脱他人的期待,但却未曾意识到,这是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在为自己的界限所抗争。
何为界限?如何做到不越界和不被越界?人与人直接的交流是相互的,我们要维护好自己的界限,同时也要提醒自己不要侵犯他人的界限。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念的毛主席语录:聪明保一人,富贵保一家。
这一章我听过好几遍,虽然理论非常认同,但要真正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暂且梳理几项自己接下来要从意识上去践行的内容吧。
3、行动清单
(1)学习建立自己的界限,保持“有意识”-思考和界定-维护自己的界限(表达感受,进行沟通,或者进行自我调整)
(2)尊重他人的界限,尤其是家人。不交出自己的力量,少一些教导和参与,多一些倾听和陪伴。
(3)界定问题区。从家人之间的沟通开始练习,通过练习倾听(陈述对方需求和感受),协助对方走出情绪问题区;通过倾听和转念,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4)经常提醒自己摆脱他人的期待,做独立个体的自己,同时,也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减少对他人的期待,尤其是家人。
第二章 不评判
日常见到的评判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很多的冲突都是因为评判引起的。不评判很难,但真的很有必要。
倾听真的很重要,“听”比“说”重要。
冲突发生时,先倾听,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不要评判和指责;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但尽量不要为对方提供答案,尽量让对方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的问题,也请先倾听,不要习惯性地评判和批判。保持平和和理性。
以后,在与人沟通时,我要学着多听少说。不管是与家人,还是与朋友同事,我要多提醒自己:多倾听。
第三章 负责任
1、原文摘要
爱无关责任。最好的状态是我们爱孩子,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
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
“内省不疚”,我们可以不断反省,但真的无须内疚,在每个当下,你就是最好的你。
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美其名曰负责任,实质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我们常常想逃离亲密关系,但终归无处可逃,因为人人皆是自己。
2、内容陈述
我们很多时候,对自己不够负责,或者说有时候不想过于负责,却总喜欢多管闲事,为孩子分担过多的责任。说到底,还是界限的界定。做好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也注意不要越界。
3、个人感受
前几年听到“原生家庭”的各种话题,深有感触,似乎我们每个成年人都在为自己成长的原生家庭买单,但事实上,既然是成年人了,就可以为自己负责。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过的人生,以及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而且也有能力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跳出自己为自己导演的“悲惨戏码”,丢掉受害者心态,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人。
4、行为指引
(1)内省不疚,做好复盘,但不要自责内疚,这些不能解决问题。
(2)界定好自己的边界,对自己的时间和情绪负责。
(3)经常反省,维护好孩子的边界,多提醒自己不要越界。
第四章 无伤害
1、原文引述
我们的习惯性语言,自带杀伤力。因而大部分表达都是在发泄情绪,或指责对方,而非真正的表达。要做到无伤害地表达,就要把语言中的攻击性去掉,把“你”改成“我”,把“评判标签”改成“行为”,把“指责”改成“感受及影响”。
一条恰当的面质性我信息,呈现的是非责备、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地沟通。尊重不等于放纵,面对孩子的一些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会让孩子由内产生一种责任感。而内外一致地表达我们的感受,也会让孩子有机会感知和了解他人,走入他人的情感世界,而不会变成一个只顾自己需求的人。
“我不能是错的”好像是魔咒。我错了,仿佛我的世界就崩塌了;我错了,好像我的整个存在都是错的。对于婴幼儿来说,我错了,妈妈就可能离我而去,这是毁灭性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样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是错的,我们有犯错的自由。
冲突发生后的六个解决问题的步骤:
步骤一:界定双方需求,我们把各自需求写了下来。小妮的需求:成就感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被信任,独立。我的需求:感觉安全,放松。
步骤二:头脑风暴各种解决方法,我们俩一起提出各种可能性。
步骤三:评估解决方法。我们评估了一下,最后一个方法满足了我们双方的需求。
步骤四:选择解决方法。当然,我们选择了最后一个。
步骤五:执行解决方法。
步骤六:后续评估(复盘)。聚会完,小妮按时回来,开心地跟我分享聚会的事情。
2、核心概念
作者提倡完全平等对待和相互尊重的育儿观,同时也倡导《一念之转》中接纳客观事实的沟通方式,没有攻击和伤害的沟通,更有爱,也更有效。
3、个人体验
第一次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就去读了书中推荐的《一念之转》,说实话,当时没有特别深入地理解和认可凯蒂的转念思维。但这次再读这本书,我对这两本书的认同感都加深了许多。说实话,不管是在育儿还是在自我成长方面,我都非常认同作者安心的观念,包括前面界限感的培养和本章提到的无伤害且平等尊重的育儿观念。虽然,我知道认同不代表能做到,而且真正想做到,也并非马上就可以看到效果的,但是,先有了意识,才会有改变的方向。
另外,在读本章内容时,我联想到了很多之前读过的书, 还有日常生活中跟家人相处时的一些案例。对于联想到的书,让我知道,虽然之前输出少,但其实也还是读进去不少知识的;对于自己经历的案例,让我知道,自己真的需要多反思多改变了。
4、行动指引
(1)以后,与家人发生冲突时,先界定双方需求,再提出一起解决问题,实践“六步法”。
(2)重新学习转念作业,并实践。
第五章 一致性
1、原文引述
卡尔·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一致性沟通就是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我们的内在总是有很多种声音,现实社会中几乎人人皆分裂,针对分裂的唯一药方是真诚一致。如果我们活得越来越真实,就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自己,也就不会在关系中索取,最终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关系来。很多时候自欺太深,我们都已当真。有一个词被用来形容这种自欺,叫作强迫性假装。
假装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真实的自己不够好。从而形成一个悖论:真实的自己不够好,所以开始假装,但内在又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痛苦。假装好人的,通常自己很痛苦,然后开始投射别人的坏,“我都这么好了,坏的只能是你了”;假装矜持的,会特别痛恨生活中遇见的那些活得奔放的人;假装胆小懦弱的,会处处遇见强势的人,继续出演被欺压的戏码。
当我们做回真实的自己,放下羁绊与观念的束缚,就会更有能力在无问题区与孩子相处,陪伴孩子成长。
2、核心概念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做真实的我们自己,真诚地对待孩子,知行合一,才能养育出真实的孩子。
无条件养育不是溺爱,而是不带有目的、不使用权威、不期待回报的付出,尊重客观事实,而非以自己的主观期待为目标去养育孩子。当然,我认为,无条件养育也是需要我们自己有正确的三观为基础的,我们不预设孩子的未来,但会引导他成为三观正的真实想成为的自己。
3、个人体验
保持一致性的沟通的确挺难,因为成长的环境和周围的影响,让我们习惯于使用定向思维去处理问题。不过有了意识就有行动和改变的可能,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断去改进自己,相信会越来越好。这也与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不断完善自我。
4、行动指引
下次与他人沟通时,我要提醒自己保持一致性沟通, 先倾听对方需求,然后客观表达自己的需求,提醒自己不越界、不评判、无伤害、负责任。一点点改进。
第六章 自我调整
1、原文引述
过度关注就会产生焦虑。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你是受过伤,但不是受害者。
所有的应该, 不过是我们的幻想和妄念,与事实抗争,注定是要失败的。
2、核心概念
关于焦虑,是因为我们过度关注、过于在乎。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不回避和恐惧,带着觉知观察它,跳出情绪本体,不评判,跟随情绪寻找自己的内在需求,然后调整情绪,将其转化成情绪能量。这是能够保持理性观察的时候,如果不能保持理性,可以采用心理学中的“解离”方法,让自己跳出情绪的戏码。
关于想法,想法本身不具杀伤力, 但我们对想法坚信不疑的执念会对我们产生重大影响。通过转念,可以让我们审视自己的想法以及对想法的执念。
亲密关系中,有时候对错不一定重要,幸福才更重要,示弱示错可以换来幸福的话,没必要太较真对错。
3、个人体验
之前读凯蒂的《一念之转》,觉得没什么意思,似乎就是一种唯心的辩解而已,但再次读完这本《远远的背后带领》,让我对转念的逻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同。我们处理事情的方式,不就是跟我们内心的想法和思维方式相关吗?所以,转念一想,可能事实并非如此。
4、行动指引
下次我状态不好的时候,我要提醒自己做转念——你这样觉得,这是真的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