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是很多人心里的一个概念,觉得保险就是骗人的,甚至和传销差不多了。
家里有亲戚去做保险了,往往都要离的远远的,怕被天天拿着小礼品问要不要买保险。
很尴尬,保险这个行业存在几百年了,为什么现在做成这个程度。
小保进入这个行业思考了很多,总结一下,无外乎有这几个原因。
1、销售模式的问题
传统的线下保险代理人销售时,都主打理财险、分红险、年金险。
就是要告诉你,买保险,不光可以有保障,到期没出险,还能拿回本钱,并且还有收益,这么好的事情,你要不要?
然而保险本身的保障功能却被一点点弱化,一万保费里面,只有一千块是保障的作用的,另外九千都去理财了。
因为在中国,大家都不爱听不吉利的事情,什么身故、得大病啊,跟我有什么关系,别跟我提这些。
所以保险代理人往往也不愿多提,只好一个劲的引导说买了保险可以赚大钱,然后给一张分红的宣传图,几十年后,给十万保费,出来就是二十万了。
可实际这种保险产品好么?在我看来是丢掉了本质的!
理财险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普遍收益率只有1%-3%点,然后无法随时取出来,非要几十年到期后才能取出。
而且有些投连险,甚至有损失本金的可能,但是损失本金这种事情,保险代理人一般不会主动强调。
所以在这种销售模式之下,客户想使用保险资金时,被告知只有现金价值,现金价值又是个什么概念?
举个例子,某保险公司1万元保费的保单退保时,只有不到五百的现金价值可以获得。
你说他气不气!
所以保险都是“骗人”的!
2、保险代理人的问题
讲真,很多保险代理人真的是很苦逼,天天在保险公司打鸡血、背话术,被领导逼单,被客户厌烦,被亲戚朋友躲避。
有一个数据,保险代理人1年留存率是11%,2年留存率是8%,也就是说10个保险代理人有9个扛不住1年就走人了。
很多新人进保险公司底薪非常低,而且是需要完成相应的销售指标才能拿到底薪,否则一分钱拿不到。
所以他们只好从身边的亲戚朋友“下手”,大多数都是人情单,有的人情单凑不够时,自己给自己买。
好些保险代理人给自己买十几份保单的,特别是那些当上了领导的,保额都有几百万了,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完成业绩所为。
这样一个行业流动率,专业度有几分?自己都没把保险条款搞清楚,销售时只能靠背了一遍又一遍的话术。卖出去的产品适合大家么?
专业度上不提升,光靠话术,很难获取信任。
客户买的时候也是迷迷糊糊,以为得病确诊就能赔,导致真正要理赔的时候,客户各种被拒赔,这种事件太多了!
所以保险都是“骗人”的!
3、客户自己的问题
早些年很多客户在买保险时,真正把保险合同看完的有几个人?我估计10个里面8个都没有吧。
有的人是想看合同的,但是基于中国的国情,改革开放头30年,教育水平普遍不高,而保险条款又搞的这么复杂,很多人属于是看不懂。
特别是在一些人情单上,客户内心觉得就是支持一把,或者说不好意思拒绝了,随便买一份算了。
就是在这种心态下,买了根本不适合自己,也不懂的保险产品。
买一份保险是一生的事情,支出也不算小,所以一定要花点时间了解下保险。
4、产品设计的问题
保险产品的种类特别多,相互之间还有穿插,弄的一个个合同复杂的不得了,有的捆绑式保险产品有五六种不同的合同,厚厚的好几本,大家怎么理解?
说实话,一般人看都看不下去,看也不容易懂。
产品体验上来说,设计的越有可读性是越好的,弯弯绕绕太多,就觉得缺少诚意。
产品在营销时,各种宣传材料,只宣传利益方面的,对于免责的条款却隐藏的很深。
凡此种种,让大家对保险的印象变的很差。
好在现在有互联网,大家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在买保险之前能够深入的了解产品,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只有这样,心里弄明白了,才不会觉得被骗了。
那么,你们觉得保险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是骗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