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和今天下午都有社团活动,这两天下午两节课后,我都去社团活动教室跟同学们一同欣赏诗歌和构思创作诗歌。
本期社团活动的主题是让学生了解诗歌写作中的物我不分的思维,实质上是一种颠倒思维。以诗人余秀华的诗歌《我爱你》为例,让学生感受了这种物我不分的颠倒思维。
因为国庆期间秋雨连连,昨天也下了一整天雨,所以让学生写秋雨的诗歌,试着运用今天所讲的诗歌理论创作诗歌。
中午第四课结束回到家,看到父女俩在厨房做饭,我没有搭手帮忙,因为我在早上九点因取身份证,来过一次家,顺便就把冰箱里的肉放到了冷藏室,把米淘洗好,把电饭煲摁倒预约功能,中午放学回来,简单炒个菜,就可以迟到香喷喷的米饭了。
自1901年以来,每年10月世界都有一件超级精彩的事发生,那就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单陆续公布。有人对百年来的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进行研究,发现他们有一种许多人不备的素养——全时性思考。也就是这些科学家,一旦发现什么,接下来的思考几乎没啥时间概念了,工作时思考,下班时思考,周末、假期中思考,甚至睡眠中也有思考,多少伟大的成果百思不得其解时,是在梦中有了突破。如何才能成为“表达与交流”教学行家,每天都想着“表达与交流”,每天都能从“表达与交流”去写,上完课就愿意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表达与交流”,看到学生创造出来的“表达与交流”之故事就将其当作宝贝……如此坚持几年、几十年,就能成为真正的“表达与交流”的行家。
感悟:要想成为表达与交流的践行者,就要不断口头表达,不断记录表达。通过书面表达将不够严谨的口头表达变得通达顺畅。
同时,不断仿写别人作品,让自己慢慢成为创作者。上课前写,上课后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