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 侯C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0:33 被阅读0次

阿婆是我最喜欢的侦探小说家,之前读过她十几部作品,每部都颇有新意。相信她的一生也一定是一部精彩的作品。

P50  孩子们其实很喜欢有点儿吓人的故事,而童话故事里也总有坏人、恶狼、女巫等等,不总是那么温和甜美的。阿加莎认为这可能是对过于安全的生活产生的逆反心理,想要有什么东西去抗击、征服,以证明自己的力量。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人本能地是有点儿喜爱冒险的,孩子被保护得太好,对他们来说可能反而是一种压抑。

P55  阿加莎在小的时候就热爱书籍和自然,善于想象、创造自己的小天地,她总能自得其乐,而不是靠别人来告诉自己要做什么。因此她的一生中还从来没有为“无事可做”而苦恼过。现在的许多孩子们为何丧失了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有人帮他们安排得好好的,时间太满了,独处的时间太少了,而且许多消遣和娱乐都是高刺激性的,一旦离开手机电脑电视等,他们就无法体会宁静独处的乐趣,甚至无法忍受片刻的这种状态。其实独处并且自得其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它让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觉得无聊和寂寞,深得其味的人哪怕坐牢都能泰然自处。与书籍和自然交朋友,从小能拥有宁静的独处的时间,是最好的培养这种能力的方法。

P76  故地重游,带给你的是怎样的感受呢?有时是亲切的,有时是陌生的,有时是愉快的,有时又是遗憾的。但不论怎样,过去在此地曾有的那种感觉是很难再找回来了。这可能是因为物是人非,和记忆相关的人发生了变化。也可能是因为记忆不自觉的美化让人对眼前所见的景物发生了怀疑。总之,“一个人不可能,永远都不可能重返记忆中的地方。你不会再用同样的眼光看它,即使那里依旧如故。你曾经有过的,已经过去了。”不过,也正是这种失落和惆怅让旧时光变得更美好,我们也完全可以珍惜当下,让此时此刻、此景此地在未来的记忆中铸成永恒。

P86  原来狗狗也和人一样,当你把它宠坏了,代替它做了它自己本来能做的事之后,它就会像个贵族似的,连吃饭都可能等待着别人一口一口地喂它。而且一受了委屈就会赶紧奔向那个宠它的人去求安慰、求撑腰~

P95  阿加莎从小就喜欢想象,她通过想象为自己安排了许多亲朋好友,比如小时候的“猫咪一家”和后来的七个性格各异的“女孩子们”。其实许多孩子出于对陪伴的需求,都会为自己创造像这样的想象中的人物,但阿加莎创造的这些人物更加鲜明、真实而复杂,他们的穿着打扮、彼此的关系以及人生的发展都那么顺理成章,符合原先的“人设”。而且她还会翻看画册书籍、根据自己的成长来丰富这些虚拟的人物形象,这已经很接近小说创作了。儿时看起来仅供消遣的游戏可能就是她后来创作的萌芽。其他孩子也是如此,他们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游戏来学习并培养志趣,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领域的。

P111  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自己不再是个孩子或是不再年轻,开始跨入新的人生阶段的呢?我猜是生活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尤其是一些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事件发生时,成长和改变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比如搬离故居,进入完全陌生的环境;比如结束学业,开始工作;比如走入婚姻,孩子出生;比如自己生了一场重病或亲人生病、去世……这些事件的发生,让人会觉得长大其实就在一瞬间,往往一夜之间,一切都不同了。

P130  虽然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种说法现在已经广受嫌弃了,但作者由此引申出来的“抱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各种事物”的观点我还是基本同意的。凡事都是一体两面的,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比如城市喧闹压力大,但也便利开放、新鲜充实;乡村局促条件差,但也风景好节奏慢,更有人情味。比如选择自由自在地一个人生活就常常要与孤单为伍,一旦遇到问题会因缺乏支援而更加艰难;而借助婚姻家族等建立更多的亲密关系也意味着要协调关系、面对更多的矛盾冲突,个性和空间受到一定的压抑。所以人们常说没有什么好与坏,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如果可以,当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但当选择有限或自己也一时不明白什么最适合时(事实上这种情况很多),更高一筹的则是不论处在什么境遇里都能多看好的那一面、得到的那一部分,把坏的、失去的那一部分视为平常和自然。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看似不大进取,但却最为经济,让人最快地把精力集中到当前有价值的部分上来,从而有所发现和成就,拓宽可能性,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纠结、焦虑和执着所带来的时间精力成本的消耗和浪费。

P161  阿加莎在年轻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音乐,以一天练习7小时的勤奋去弹奏钢琴,并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但最终却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当众表演的天赋,只要上台就会搞砸,而且刻苦学习和实践并不等同于能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所以她果断放弃了这一梦想,另辟蹊径。那么是不是她的这段经历就毫无意义呢?当然不是,正如书中所言,“我在学习有价值的东西,它们将成为我的一部分,有趣的一部分”。你在有价值的事情上所付出的心血、投注的精力,学到的东西,终将化为你的能力和智慧,塑造你的气质和思维,或是成为你的一种乐趣,它们从来不会白费。

P169 过于崇奉经典,总觉得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意,过度阐释和解读。或是附庸风雅,比如非要把闹剧演得高雅而删减情节、改编台词或把一些道具用符号化的方式取而代之。这些都有可能损害原著的魅力,让读者或观众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确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丰富性也正是一部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但前提是不要先入为主,用他人的评论或一贯的看法替代自己的判断,对作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P198  阿加莎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呢?起因并不像套路中那样是因为她从小热爱文学,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而只是母亲在她一次病愈后卧床休息百无聊赖时的随口建议,为了打发时间而开始创作的。那么她后来的成功是偶然吗?当然也不是,她一直就喜爱阅读,富有想象力,善于独处,并且在音乐、刺绣等方面充满了创作的欲望,再加上姐姐也有尝试写作而成功的经验,又遇到了知名作家的指点,而且她热爱尝试,敢于行动,所以越写越顺利也不算奇怪了。令人羡慕的是她在青少年时期拥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自由地了解世界和自我,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和作品,到过不少地方,尝试了许多种不同风格的教育,这绝对是一笔财富。她没有去特别费力地规划人生,甚至似乎有点随意,梦想也总是变来变去,但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人生需要有点想法和计划,但太一板一眼,一步都不能出错也未免无趣。正如作者所说的:“我从未对梦想会成真抱持确定无疑的态度,但胸怀理想,并享受其乐趣,就是一件好事,千万不要过于急切”。

P224  当一件事在我们的经验范围内从未发生过或很久没发生时,当时代即将发生巨变但却还未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时,或是这种影响非常缓慢时,即便我们清楚地知道它们会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感觉还是会试图让我们相信这些事离我们很遥远。人总是倾向于关注眼前的利益,被惯性所支配着,较少为一些不确定的,尤其比较宏大的事儿操心,这可能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其实世界是充满了各种意外和不确定的,时代的动荡或变革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当意外来临,变革发生时,每个普通人该何去何从,该如何应对,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P241  东西只有被使用了之后才能实现其价值,珍贵的物品一般不会因为它存放的时间愈久就愈值钱,尤其是衣服布料食物等等。就算是珠宝首饰等经得起存放的东西,永远都不佩戴或使用它们,就相当于你一天也不曾拥有它们。勤俭节约,省吃俭用,不断地囤积物品和钱财,想着要以备将来不时之需,实际上却很容易造就巨大的浪费。而且,并不是拥有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富足,它们够用,让你舒适就好,否则它们终将会变成挤占空间、不断损坏、让你操劳受累之物。

P261  裙带关系并不完全是东方社会的特色,如果你在某个地方或领域有熟人,做事总会顺利一些。法治社会虽然以规则为中心,但也不能完全排除人情的成分,因为它总需要人来管理,而人是复杂的,易受情感和性格的支配,并不会像设定好的程序一样运行。但也正如阿加莎所言,这并非成功的秘诀,你可能藉由关系获得了一个机会,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你很快就会无法驾驭它,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如果你以此为傲,到处炫耀,那么还可能惹祸上身,想想那些“拼爹”继而“坑爹”的例子就知道了。不管我们是否拥有或擅长经营运用这样的关系,都需要不断增强专业能力,待人真诚友善,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P309  阿加莎婚后有一段时间和丈夫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去周游世界,犹豫再三后把孩子留给母亲和姐姐照管。带孩子的保姆虽然很有爱心,但却丢三落四、笨手笨脚。看起来颇不尽如人意,但结果孩子却因此而变得体贴能干了。人常说勤快妈妈懒女儿,懒妈妈反而有个勤快的孩子,多少是有点儿道理的。代劳越多,孩子独立性就越差;越是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不容出错,周围人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束缚就越多。所以做家长的,凡事做到六七十分就好,要留下空间给自己和孩子呼吸和成长。因为爱而做得太满太细太过,并不是好事。

P332  有许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像小时候一样乖巧可爱,总是围绕在自己身边,不愿意他们长大。而阿加莎则热衷于看到孩子日新月异的变化,她描述道:“你把她带到这个世界上,照顾她一段时间,随后她会离你而去,独自绽放出自由生命的绚丽花朵——在你的注视下,自由自在地生活。”确实,孩子不仅仅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父母也不是注定要为孩子牺牲自我,付出一生。最理想的状态是彼此帮助、彼此扶持、彼此信赖,但又彼此尊重,彼此独立,彼此自由,最终成就自我,也成就彼此。

P336  很多人认为像阿加莎这样天才的作家在写作时是享有充分自由,可以随心所欲的,但事实上她认为这样的写作只能算练笔而已。你必须要考虑到杂志刊载的要求、读者的需要、写作的基本规则等等,也就是说,遵守这个行业的规范。其他行业也是一样,创造性的想象力与严格的行业规范并不矛盾。如果你想打破这一游戏规则,让自己独特的做法受到认可,那么往往需要对所处的行业有深入的了解,积累足够的经验,或是对当前形势和时代潮流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乘上时代的顺风车。但不管怎样,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或某人是个天才,认为不需要遵守任何规则,不需要经过任何训练就能在一个行业成功,是非常欠妥的。

P343  《罗杰疑案》是我看过的阿婆的第一部作品,习惯了侦探小说里福尔摩斯探案式的套路,看到最后的结局实在是令人毫无防备、瞠目结舌,因为它不仅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而且一切看上去还都是那么合情合理。读这样的作品,最能让人意识到自己脑海中的预设是多么根深蒂固,而之后读阿婆的作品来不断打破这种预设,就成为了阅读的一大乐趣。

P364  生命充满了无常,有如一出荒诞的戏剧。也许一直顺风顺水,却忽然跌落谷底,而你并不能指责命运不公,因为顺利与公平本非命运的信条。阿加莎和丈夫的事业一直很顺利,财富也越来越多,还买下了一幢看起来很不错的房子。可就在这之后,母亲忽然去世,她由于忧伤和劳累而生病,险些精神崩溃,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丈夫变心爱上了别人,弃她和女儿而去,媒体还不断纠缠着要触痛她的伤疤。在这样急转直下的剧情里,她坚强地与过去安全舒适的一切告别,成为了一名职业作家,并决定独自旅行,她要去挑战未知,看看自己究竟是不是要依赖他人而活。而她踏上的列车,叫做东方快车。她并不知道,她正要出发去开创一段文学史上的传奇。

P383  阿加莎的哥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是一个一事无成还自以为是的混蛋,但他同时又勇敢乐天而有主见,也自有他的魅力。别人认为他缺乏财富、事业无成、依赖他人,一生就像个灾难,但他却至死都认为自己活得自得其乐,充实满足。这种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很难让人多么赞同和欣赏,但人生其实并不需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和赞同,成功也并非只有一种模样,或者说,不是人人都想或都有必要去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只要不伤害他人、不影响他人、不干涉他人,每个人都可以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P400  阿加莎在离婚后一直在断断续续地旅行,其实从她的叙述中能够感到,旅行中最让人难忘的不是风景,而是在途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而关于旅行的纪念品,自然的馈赠更有温度和趣味,要胜过贵重的珠宝和工艺品——“我一直热爱贝壳或彩色小石子之类的东西,全都是小孩子才会去捡拾的古怪的珍宝:一根色彩鲜艳的羽毛,一片色彩斑斓的树叶——有时我觉得这些才是人生中真正的珍宝。”

P436  很多人认为要达成了不起的成就,一定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一种郑重其事的态度,大段完整的不受干扰的时间。这当然很理想,但实际情况却复杂得多。阿加莎其实一直是一个家庭主妇,很少把自己当做一个职业作家,她写作的全部用品就是一张桌子和一台打字机,这桌子可以是卧室里放脸盆的桌子,也可以是餐桌,总之连个专门的房间也没有。写作的时间都是从各种杂事的间隙挤出来的,孩子小的时候她在创作,甚至连十几分钟的清闲都难得。只要有半小时空闲,她就能投入创作,零零散散,断断续续,以至于朋友都说从来看不到她在写作。但令人惊讶的是她又是一个极其高产的作家,这当然是需要天赋的,可也和她个人的性格相关。她很少为过去惆怅,从不为未来担忧,不患得患失,做人做事随和坦荡,在沙漠里车坏了时都能睡得着。所以她很容易专注,即便只有零碎的时间,也能让它们得到高效的利用。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终日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也是很有启发的。

P440  侦探们总是善于怀疑的,他们不轻信任何人,甚至相信人性本恶,但这并不等同于对人有恶意。相反,凡事观察、思考和查证后再下结论,就不容易产生误会和无心的中伤。相信人性本恶,人们会时常臣服于欲望和邪念,就会更加理解他人的不得已和自己的弱点,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批判别人,也会更重视契约和理性精神。当然,这种怀疑不能是无事生非,这种观念不能作为厌世的借口。很多时候,我们伤害到别人,或别人伤害到我们,都是因为大家对许多人许多说法缺乏怀疑,一昧盲从,或是用过高的“善”的标准要求别人,认为许多事情天经地义,本该如此,当事情发展或别人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的期望时,或自己给自己提了完美的要求又达不到时,反而更容易感受到挫败和气恼。我一直觉得,对世界持有悲观的看法,不抱有那么高的期望,内心会更容易平静,头脑会更容易清醒。世界已经这么糟了,或许你认真踏出的每一步对于彻底改善它无济于事,但这用心的每一步正像是暗夜里的星星,是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一面。

P480 阿加莎对于写作前心理状态的描述很有意思,她说虽然对自己的写作能力很自信,但每开始一部书的写作前,都会经历极为难熬的三四个星期,脑子里一片空白,毫无头绪,心烦意乱,向人抱怨说再也写不下去了,再也写不出一本书了。然而只要坚持下去,灵感会在这一番混乱的搏斗之后突然出现,然后甚至是文思泉涌了。其实很多事也是这样的,在毫无头绪时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避而不做,跨过最难的开始阶段后,后面会顺利许多。她还有一个体会是一旦一件事变成了必须要做的工作或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就容易变得索然无味,写作对于她就是这样的事,变成专职作家后乐趣少了许多,她为了给自己寻找乐趣,甚至在一年出一本书的进度下又开始创作剧本,就为了享受那种自由创作的状态。所以喜欢的事不一定非要作为工作,而工作也不一定要用喜不喜欢来衡量,用实现自我价值、获取成就感、做出贡献等作为动力,感觉会更好。

P496  人的适应能力有时远超自己的想象。二战期间,每天都有炸弹掉落,房屋损坏、物资紧缺,每天都有人离世,而且其中还有熟悉的人和爱的人,自己的生命安全也无法保证。但从书中的描述来看,这样的日子持续一段时间之后,人就会觉得非常自然,三年后,这就是日常生活,甚至无法想象没有战争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最佩服的就是像阿加莎这样的,在这样朝不保夕、忙乱的生活中依然能够用平常心去生活、写作的人。不容易受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一直保持自己步调的人,是值得羡慕的。

P542  读完了全书才发现阿婆虽然写了无数精彩的作品,但她自己始终并不适应职业作家这个称号,写作对她而言有时是一种消遣的工具、有时是为表达欲望找到的出口、有时是谋生的手段……总之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东西,也是这种平常心,让她始终对名利看得很淡。在这本自传里,也并没有太多对自己创作历程、心得、书籍本身以及他人评价的描写,更多的是家人的爱、朋友的情、让她感兴趣或印象深刻的细节、事物、人物和地点。这让她的形象变得更完整、立体和富有个性了,读这本书所认识的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热爱生活的朋友,而不是一个声名卓著、高高在上的名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h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