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闲扯科技史

闲扯科技史

作者: 橄榄树萍 | 来源:发表于2018-06-30 16:13 被阅读0次

    橄榄树萍

    总结经验,分享知识 from input to output

    NO. 7

    作者: Dynamics

    这几天抽时间看完了一本科技史图书,正好自己对历史与科学都很感兴趣,一是对这本书略作简介,做个小结,二是吐槽一番,写点心得体会。浅薄之语,姑且听之。

    数理化通俗演义

    类型:科学史

    作者:梁衡

    推荐:★★★☆☆

    本着欲扬先抑原则,先说下这本书的缺点吧,说来也蛮好玩,此书最大缺点就是它所宣扬的特色——章回小说形式演绎世界科学历程。其实此书主要以时间、领域和人物串联起古代和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主要历史经过,不论是前后连贯性、文笔可读性以及趣味故事性都是把握较好,但是这些个模仿章回小说式的标题,以及正文中许多打油诗写的实在是不怎么样,如果全部删除,整部书就会顺畅许多。我刚开始看书时,差点因这些雷人诗句想要放弃,所幸之前看过一点该书的评价,后面直接跳过这些打油诗,读到了最后,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

    ——

    比如这一回是讲的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探索原子内部结构,标题是真的别扭

    作者试图模仿章回小说体裁,然而韵律感非常之差,读来很雷

    ——

    这本书另外一点就是许多地方不够严谨,流于段子化,当然,反过来说就是故事性较好。许多科学家生平履历都是错误的,比如里面大段脑补俺们滴祖师爷牛顿老先生(钻石王老五/一辈子单身汉)年轻时追女友的情景,读起来像个言情小说,还是浓郁的中国风,乐死了。♪(^∇^*)

    这一段有关牛顿恋爱之旅(以及顺道发现万有引力)的脑洞实在是有点大。纵观牛大爷一生,咋说呐,我就强烈感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吾等凡人顶礼膜拜就好了。如果再多说一些,就是智商高到一定程度,情商权谋神马都是浮云(此处应@胡克 老爷子)。

    虽说时学习过程就顺带了解了不少科学史内容,但是将这本书读完,慢慢反思近代科学技术发展,还是有许多新体会与想法。第一点就是全球殖民-工业-资本化社会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点,这一点放到近代科学产生和演进上亦是如此。

    核心-边缘模型(Core-periphery model from dependency theory)[1]资本社会内生性的表现为核心-周围-边缘结构:核心区消耗资源,提供商品,边缘区消费商品,提供资源,双方地位完全不对等,产出效率天差地别。如近代的宗主国-半殖民地-殖民地,当代的美国-欧日-亚非拉,甚至就连美国内部也呈现东西海岸vs中西部+南部区域的结构

    下图中深蓝区域和浅蓝区域各贡献了美国一半的经济总量[2]

    我们回过头来看科技发展,纵观全球范围,近代自然科学中最顶级、最关键、最具标志性、最具创造性成就中一半源自英国。更甚一点,如果以功利化视角评判先贤贡献,在我眼中这些英国学者权重占比明显要超过5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故而,世界从来不是平的,哪怕是放到科学研究领域,在核心区学术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相较周围半边缘区域都有着显著优势,更不要说边缘区域了。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现如今包含日本在内世界各国出国留学的第一等目的地就是米利坚了(不太清楚欧洲情况)。现今,即使日不落帝国不复存在,英国在自然科学的影响力甚至延续到现在,且不说现在还有个化学杂志就叫Dalton Transactions(道尔顿),现在科研圈鼎鼎大名,引无数英豪竞折腰的Nature,以及一大串子刊(还有孙刊),恰恰是伦敦商人商业化运作的产物。

    近代部分重要的自然科学进展

    第二点,如果以时间为序,不但如传统那样把我国近现代史嵌入到世界历史之中,而且将殖民-工业化-资本化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历史三者相对照,则又会见识到另一片天地。这种研究工作量有点大,不知道目前有多少专家学者尝试从这种角度来研究。在此,我就简单写点自己看法,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达成“人类心灵上最令人惊叹的单一成就”[3],是在1687年(康熙26年),这一年清太子才13岁,九子夺嫡未上台面,更遑论四阿哥治国理政。

    是的,牛大爷和康熙爷一个时代

    这样,我们再来看第一次鸦片战争,1831-1837年,经过大量实验,法拉第就已经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创制了历史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提出了电解定律,并大胆引入引进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为二十年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做好了准备,同时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换言之,哪怕今天采用上帝视角,我们现代人而言,中国当时都过于落后了。看到这一点,也就可以部分理解为何近现代中国转型是如此悲怆。不去考虑历史国家等宏观层面,对于个人而言,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能过于追逐安逸生活,应认清社会发展主要趋势,尽早做出准确判断,提升自我能力,否则,等到了1840就真的太晚了,就会付出更巨大更惨痛的代价。须知:资本社会唯一不变的,恐怕只有变化。

    第三点,这本书很多小故事值得慢慢回味,很有意思。①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过程中,介绍了他手下几元大将:英国工程师巴切勒、瑞士钟表匠克罗西、法国技师伯格曼、数学家厄普顿、玻璃吹制工贝姆。光看人名单,就能发觉正是招揽诸多欧洲各国人才,组建得力团队,才最终成就了发明大王的美名。②在巴斯德(对的,就是牛奶保鲜中巴氏灭菌法那个人)创建微生物学章节中,作者强调了为何前人没有做到,而巴斯德做到了,除了个人能力与付出之外,巴斯德的研究是充分利用了列文虎克发明的显微镜,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③戴维逊在美国做的电子波动性实验,两年后到英国学术交流访问,才从玻恩那里得知最新的理论解释,充分体现出接触科研核心层的重要性。④在破解生物遗传密码道路上,物理学大家玻尔和薛定谔从物理学角度探讨了生命与遗传物质,青年物理学者德尔布吕克和克里克抓住学科发展潮流,完全转向生物学,最终在遗传学上留下隆重色彩的一笔,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趋势走向的把握以及个人选择的果决。



    [1] 图片源自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Dependency_theory.svg

    [2] 图片源自http://www.visualcapitalist.com/3-maps-visualize-americas-18-trillion-economy/

    [3] 源自百度百科

    [4] 图片源自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aac_Newton,https://zh.wikipedia.org/wiki/康熙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扯科技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nt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