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些我开始练字的一些感受和方法
审美
艺术生口边常挂的一个词叫“审美”,就像往往高端的设计师往往不会纠结于会不会使用软件,而在于审美和创意,审美高随便出手做出来的东西就很美,这是哪怕软件再熟练都难以逾越的鸿沟,这需要常年的积累和对美的体验。
我觉得练字亦是如此,眼高于手,才能知道方向,开始之初,我们不仅仅要重在练字本身,更要着眼于提升自己的审美,不因为哪位大师名声大就盲目的跟练,找到那个你真正喜欢的字体,认真读帖,尽量细的去体会每一笔的抑扬顿挫。刚开始练字真的很容易焦虑,总是觉得写半天也没有什么进展,很容易气馁,越写越是烦躁,我感觉这很可能是方法不太对,刚开始我就是这样,于是我就先停下来,去了解书法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不同时代的书法大师有哪些,他们的字帖是什么样子的,当我们的眼界提高了以后,心里就会有方向,而且也会更虔诚,大师都需要那么努力,何况是我们呢!
没写好字,可能因为你缺一个字帖app
练字我建议大家不要去描摹,而是把字帖旁边照着临帖,描摹容易增加信心,前期练笔画偶尔可以描一下,但是不要太久,描多了容易不动脑筋,自己写的时候就立马废。我描了一整部的上林赋,描完就忘。
说到字帖,我看网上老有人买那种对照临摹的字帖,看着香的不行,就一次买了一沓,结果一次没用,还老贵了,推荐大家用我一直在用,亲测好用的一款字帖的APP——掌上碑帖。
我直接下到ipad里,每次练字就会打开它,大部分的名家字帖都能找到,还有对照汉语言翻译,真挺香,还省了买字帖的钱。里面还有练字打卡,感兴趣的友友可以试试。
除了字帖,还可以下一些关于书法的电子书,偶尔练字之余翻翻,还有就是友友们可以收集每个字的拆分书写视频,掌上碑帖也有单字书写的视频,可是需要会员,于是我就到视频软件里去搜索,可多了,我收集了兰亭序每个字的书写视频,每临一遍以后,重新翻看一遍别人写的视频,对比自己的不足,然后总结感悟,再写一遍,一遍遍循环,一定要边写边总结,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它。
临帖难题汇总
开始一个月内尽量不要换帖去临,就专心去临一副帖,把它笔画拆开去临,《兰亭序》从开始到现在我临了怎么也不下二十遍了。刚开始临的时候尽量拆分笔画,我觉得临每一幅新帖的时候都要先熟悉作者的笔画,每一幅字帖的意境不同,作者的书写习惯不同,不存在完全一致的笔画,就像同样是徽宗的瘦金体,他每副帖的笔画都是有差别的,这些存在于笔画中细微的设计感也就造就了这幅书法的整体气质,掌握了笔画,也就初步掌握了这幅字帖。
这个过程相当漫长,笔画拆分掌握,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组合起来吃透,最后再进行组合。
刚开始笔画掌握后,难点在于单字组合起来的比例掌握不好,很容易出现单个笔画还可以,组合到一起就不好看了,这很正常,利用方格的宣纸去慢慢调节单个字的比例,多试几次,还是不行的话,再去看几遍单字的书写视频学习一下加深印象,再去写,每写一次都要清楚自己当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只要这个问题有改善就是进步,直到单个字都大差不差了,再去尝试整篇字帖放在一些书写。
这时候的问题就是单个字拿出来好像还不错,可是一整篇写下来就很丑,大的大、小的小,这个时候先用方格辅助再慢慢脱离辅助,在白纸上练习,这个过程属实痛苦,前期我都能忍,因为毕竟刚开始嘛,可是笔画到单字都已经熬过来了,发现这个时候还是不行,很容易烦躁,而这个问题却是短期很难克服的一个问题,写好多年的老手都说写好一个字容易,写好一整副字就很难了。画画也是这样,画好一个元素很容易,可把一整个画面就很难了,这考验的是综合各方面的能力。审美、构图、比例控制、色彩调节……等等。我现在也还在这个阶段挣扎,经常性一篇练着练着就控制不了大小比例了。
这个阶段克服的方法就是可以尝试几个字的创作,来保持自己的信心,就像我之前练整篇没信心了,就会找一些好看的书签写一写几个字的那种小创作,练字的同时又能当做阶段性成果展示。来缓解自己的疲劳。
今天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能对友友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