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分享第16天:“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是我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我最常想起这句话的场景是,被头脑里各种烦心事捆绑得不能动弹的时候。

今天,读到了武志红老师的一段话:“当你不能在现实世界(关系世界)充分展开时,你就会退缩到头脑世界(孤独想象),太多头脑中低效的纠结因此而产生。”
这段话,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烦心事的来源。
头脑中低效的纠结是如何产生的呢?武志红老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针对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头脑会一遍遍推理 、演练各种可能,想尽办法减少在现实世界里的冲突与损耗,最终,这些想法变成了一堆混乱的思绪,就像是原本整齐缠绕的线团,被抖乱一样,互相纠结在一起,无法分开。

打个比方,当面临一件重大的事情时,有的人仍能从容地做时间管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玩则玩,这件重大的事情只占据了他的部分时间;有些人的时间则会被这件事情完全占据,既无法想其他事情,也无法做任何事情。
更严重一些的是,有的人不管是重大事情还是普通琐事都会这样,头脑终日被一堆乱七八糟的思绪给占据着,一刻也无法空闲。
可能任何人都不希望处于这样的状态吧!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被无意义的思绪绑架了呢?
这和自我对生活的控制感有关。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对生活有掌控感时,无论大事还是小事,他都能把这件事情,有效地控制在合适的时间段内去处理,而不会让它蔓延到所有时间里。当一个人无论生活中发生任何事情,都觉得无法控制时,他就被“吞没”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吞没”的状态中,自救呢?
第一种方法:培养兴趣,学会放松。兴趣和爱好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润滑剂。当心情烦闷或者遇到重大的压力时,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去做一些可以让自己放松的事情。比如: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看书、喝茶等,能够让自己愉悦的事情。就算天塌下来了,也要这么做,以此来对压力表达蔑视。这样在潜意识当中,我们就有了这样一种信念:“我”并没有被“你”(当下发生的事情)完全占据,“你”只是“我”世界里的一部分。
第二种方法:养成固定的生活习惯,坚持“必须做的事我一定会把它做了”。我们要在每一天当中,安排一些雷打不动的事情:比如,早起锻炼30分钟、中午午睡20分钟、睡前读书30分钟……,这们你的生活就是有规律的,就不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情影响了生活的节奏,也不会每天沉浸在头脑的思绪当中,不能自拨。

当我们逐渐形成了对生活的掌控感之后,就能够按部就班地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在合适的时间把必做的事做了;遇到突发的事情,也会在不影响规律生活的前提下,去做当下可以做的事情,远离整天无意义地瞎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