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个有趣的信息,然后接着看,结果过去了三小时,恍然之间一下反应过来,过了时间。
反反复复,矫正行为,矫正思维,矫正认知。
还挺奇怪,过去几十年,也没做过几次这样的反省。
现在是每天,每天随时都在这样做,都免不了的松懈和放任。
这得是多大的差距。
难怪,没啥进步和改进。
原来那时候做得练习太少,一个有效动作和行为,又或者是好的想法,根本不是几遍可以稳定成型的。
过往浪费那么多年,想想心疼,特别心疼我的时间。
那种心疼,是真没法忍受自己再有虚度的行为。
可以放空,可以享受,但虚度和消耗那是不能忍受和容忍的,内心都开始不认同了,居然会鄙视自己。
大概这也是活在每一天里的好处,每天都精细化拎出来过一遍,一些犄角旮旯里的漏洞也就出来了。
细致化计算每一天,安排好每一天。
重要的就那么几条,每天重复,日日提醒,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式的预防机制。
大概现在就这样的。
还是不够,过了三个小时才反应过来,而不是当下,明显的滞后,无法掌控。
上学那会儿,老师跟我们说,把一篇文章背个百遍,就很难忘了。
百遍,或许还不够。
千遍万遍的过,才更稳定。
一个行为,习惯,或者一种能力,百遍都不一定够,何况一遍的,还速成的,怎么可能吃透。
无知的时候,还真不是一般幼稚,怎么会没个常识,要是想一下,筷子学会,也不是一次,何况重要的事。
记得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个人问贝多芬,你钢琴弹的这么好,我如果也去练,能不能像你这样。
贝多芬说,你每天练,不要停练个四十年……
这话不知道是不是他说的,故事大概是这样讲的。
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为的是说明一万小时定律。
要想做好一件事,必须有一万小时以上的功底。
别说啥速成。
值得一做的事,都不能速成。
长期主义,才是值得提倡的品格。
有个事,比较重要,难度还挺大,交给一个人,他很快就完成了,不过第二遍,我们一看,哇,好厉害,这么快。
不是他当下速成了,是过往的岁月里他认真了,而且他练了N多遍,这是真相。
如果,也想成为这样的人,要做的事,是用人家的这种成事的品格,把自己锻造一遍。
大量的重复有效动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身持续。
美丽可爱的一天。
做一个有持续性的人,拥有绝佳的耐性,日复一日刻意练习,去具备成事的品格。
把每一天过好,过好每一天。
建立检索能力,或许人愿意接受自己不足,反而是巨大的好处。
又或者在不足的地方,提前注意建立了保护机制或者及时修正,注重提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