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阅读新的一本书,叫做《日常的深处》,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件为主角讲述他们随着时代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发生着变化。在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时代,一台收音机,电视机,电冰箱,一辆自行车,一台缝纫机,能出现在一户家庭里那都是值得庆贺的事,就好像迎入一个家庭新成员。那时的物件如此金贵,仿佛是一个家庭成员,而现在则变成了纯粹的商品,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
虽然我是90后尾巴,但也对此有较深的认同感。印象里小时候家里还是有彩电,冰箱的,虽然都是不怎样的,但那时在家里分量还挺重要的。那时娱乐方式不多,手机也不是智能机,每天放完学回家写完作业吃完晚饭必备的事就是一家人蹲守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不像现在的电视可以调自己想看的,只要有网有会员随便切换节目,那时要电视剧进入广告时间就会切换别的频道,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马上切回去。我其实现在不怎么爱看电视剧,看的大多电视剧还是小时候跟着我妈一起守着电视看的,《还珠格格》,《西游记》,《刁蛮公主》,《上错花轿嫁对郎》,《放羊的星星》等,还有每周六守着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所以那时电视在家里的地位可高了,男女老少想看的不一样还得争着看,放久了电视热的很,这是大人就不允许再看了,说电视也得休息会了。
而现在电视换了更大寸的更智能的,但更多成了摆设装饰,大家都有了手机,电视剧综艺节目等都可以在手机看,大家各看各的互不打扰,坐在沙发,低头在电视机前刷着各自的手机。那种大家一起围着电视看剧讨论吐槽剧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我还记得幼时我妈给我买了碟片,有唱儿歌的,还有一个史莱特奥特曼。但家里的VCD坏了,只能带着碟片和村里几个小孩到有vcd的家里看,有的买了葫芦娃的碟片就一起看,好不热闹。还有后面兴起了游戏手柄,有个什么游戏卡和手柄连在电视上就可以在电视上打游戏了。里面有很多经典游戏,魂斗罗,冒险岛,坦克,拳皇等。但这个在当时还属于新鲜玩意,只有少数几家才有,每次周末或假期一吃完饭,村里小孩必约好往有游戏手柄的家里。只有两个手柄,两个人可以合作或对战,但人不少,就轮流着来,打到这家人准备吃饭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吃完饭被要求睡完午觉马上又一溜烟跑去。那时村里还是有不少人,不像现在这么冷清,大人在外面打牌或闲聊,小孩们就在里面玩游戏,热热闹闹的。这样的场景我现在也只能在回忆里搜寻了,再过些年可能都模糊不清了。前几年我在网上买了游戏手柄,想着借此回忆下童年,但除了刚开始的新鲜劲,后面就落灰了。即使玩也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现在手机电脑玩的游戏可比这丰富有意思多了,大家也不稀罕这个了。
不知不觉写了一千多字,其实还有挺多可写的,因为确实有所感想。科技和经济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以前那些珍贵的物件早已走进千家万户,但同时确实也没以前那样寄托着人们的情感了,只是纯粹行使着商品的职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