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石鼓文

说:石鼓文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5-29 07:19 被阅读0次

上篇讲吴昌硕对石鼓文极有研究,被称作“石鼓篆书第一人”。

那么,什么是“石鼓文”呢?

石鼓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文被发现的时间也很早。唐朝初年,有人在陕西陈仓县,今天陕西宝鸡境内发现了10个花岗岩的大石墩子,上面还刻着一些看不懂的文字。

这些石墩子高二尺左右,直径一尺多,形状像个大鼓,所以给它取名“石鼓”,石鼓上的文字也就叫做“石鼓文”。

石鼓文

每个石鼓上都刻着一首四言诗。

根据诗中的前两个字,这十首诗依次叫: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酃雨、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

一般认为,这些诗描写的是战国时期的秦国君主带领臣民进行打猎、捕鱼、抗洪、祭祀等、修路活动,所以也统称为“猎碣”。

由于石鼓上没有刻上时间,所以具体是秦国哪个君主,专家们意见不一,有说是秦穆公的,有说是秦襄公的,还有说是秦始皇的。

最早的大篆,大小宽窄并不统一。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推行字形瘦长的小篆。

石刻上的文字呢,是大篆向小篆演变过程中的过渡型字体,一般也被称作“大篆”。

这些文字被唐朝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赞赏和推崇。

到了北宋时期,石鼓被移入凤翔府学,供人锤拓学习。

后来,蔡京又将其运到东京汴梁。

为了保护上面的文字,宋徽宗下令用黄金填字,不再让人拓印。

北宋灭亡时,金军将石鼓运到了燕京,用利器扣掉了上面的黄金。

石鼓文遭到了严重破坏。

直到元朝时,石鼓被放到了孔庙中,总算是安安静静地度过了几百年。

今天,这些石鼓被放置在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经过漫长的岁月,由于自然风化腐蚀、过度锤拓、人为破坏等种种原因,石鼓上面的文字有的脱落,有的漫漶不清,第九鼓甚至是一个字都没有了。这也是特别可惜的事。

2013年,《国家人文历史》邀请了九位专家,评选出九大镇国之宝,石鼓文位列其中。

我们从图片上看,也许注意不到文字的大小。想象一下放大到二尺时,这些文字还是特别大的。

石鼓文自发现开始,历朝历代都有人在研究和学习,被认为是大篆入门的最好的范本。

吴昌硕中年以后就醉心于石鼓文,每天临摹研习。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将石鼓文的大篆与草书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

吴昌硕书法

相关文章

  • 临吴昌硕《石鼓文》

    今日临书吴昌硕《石鼓文》。 石鼓文 即刻有籀文的鼓形石,石鼓文为四言诗,为我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因记述秦皇游猎之事...

  • 石鼓文“秀”和国画“石头”

    上午雨,下午小雨,黄梅时节的标配。 今天打卡石鼓文“秀” ,“秀”,会意。石鼓文,上为“禾”...

  • 石鼓文“䟏”和国画“柳树”

    雨天,闷热,在家写字、画画能解暑热。 打卡石鼓文“䟏”。“䟏”,音里li,第四声。《说文》说...

  • 清越轩习书【临习石鼓文“马”】

    今天临习石鼓文“马”字。 吴昌硕起收笔等基本笔画分析: 1.起、收笔。吴昌硕《石鼓文》...

  • 清越轩习书【与石鼓文杠上了】

    因为吴昌硕,知道了石鼓文;因为石鼓文,知道了很多字的字源。 今天,与“逢”字相遇。“逢”,遇也...

  • 耕耘假期

    一个假期,打卡了石鼓文、花鸟画、曹全碑、大字阴符经,充实,收获…… 写石鼓文,让我了解了...

  • 清越轩习书【石鼓文“树”】

    树,石鼓文如下,从木。 以前看见繁体字“樹”,不理解树的繁体字为什么要这样写,学了石鼓文明...

  • 石鼓文“渔”,国画“紫藤花”

    石鼓文应该是大篆向小篆过渡的作品,韩愈《石鼓歌》赞誉石鼓文是“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沉稳雄壮,...

  • 石鼓文“微”

    打卡石鼓文“微”。“微”,说文说隐行也,从“彳”,右半边为声。 “微”,左中右结构,注意不能...

  • 临《石鼓文》1

    好久都没发临帖作品了,这还是前段时间的临帖的,最近都在临隶书了。因《石鼓文》不好辨认,图片下面配了释文。 石鼓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石鼓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xr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