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嘛,还是要有点信仰的。如果没有信仰,那就没有了担当,一切行为都与自身的利益相挂钩,把自己沦为别人的帮凶。“卿本佳人,奈何作贼”,作贼的原因无他,因为没有信仰而自私。
这个世界从来不缺能干人,但缺少为了信仰而拒绝胡乱出卖自己才华的人。世界本就是个大卖场,每个人都在这个卖场中出售自己的才华以换取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出售的行为本身没有对错,为了生存而出卖才华不丢人,丢人的是作贱自己的才华以迎合买方的趣味。
既然已经谋求一个职位,那就贡献出自己的才华使该职位在社会运转体系中不脱节,按照岗位要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一直能够独立支配该岗位所赋予的责职而不被该岗位所绑架所胁迫,这需要有真本领,这需要有大智慧,更需要有对信仰的坚定追求。
何为作贼?不对岗位忠诚,而是对某个人忠诚,把自己从一名独立的技术人员变成某人的奴才,就是作贼。
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是不是适合某个岗位是由某人作出的判断,他觉得适合那就适合,他觉得不合适那就不合适。“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私产,需要某个岗位来养家糊口的人而言,由岗位而带来的实际利益远比为了理想而保持操守来得更为实际,更能解决眼下的柴米油盐。
表面上看,安心作贼是操守问题,实际上对大数人而言作贼也是情非得已。我们不能要求每个都是圣人,即便是圣人也要吃喝拉撒。
魏晋时期的文人很风骨,他们藐视权贵,特立独行于天地之间,究其原因是他们有自己的底线,万一这个岗位没了,咱回家去还是能够生存的,尽管“草盛豆苗稀”,总归有些田产房舍,不会因没有了岗位而变成饿殍。南北时期的世家大族中出来的大人物中有很多猛人,比如王导,他是可以与皇帝扳手腕的猛人,“王与马,共天下”。之所以他那么猛,是因为有一个坚实的家族做后盾,皇帝对他而言只是合作方,双方按照合约进行分工,如果谁违约那就会受到惩罚。皇帝对王导不能够予取予夺,翻云覆雨,王导是臣子不假,但他不是奴才。
再看大明王朝时期,百官任皇帝驱使如牛马一般,可以当庭打屁股以羞辱可以菜市口砍头以恐吓,那么此时的官员除上迎奉皇帝讨好皇帝还有什么好的选择?当他们变成奴才之后,就没有可能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凡事都从皇上的喜好入手,长期以往,整个系统的崩溃是注定的。
万幸的是历史已经进入了一个昌明的时代,坚守自己的良知和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处理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如果仍以不得已而为之的说辞为自己解脱,那就是真的在做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