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和妈妈一起去了趟老外滩,多么亲切的地方,这里有我快乐的童年,也有我美好的少女时代;有一起跳皮筋的小伙伴,也有放学路排队回家的同学;有露天睡觉的夏夜,也有漫长而无虑的暑假。四岁从故乡慈城来到宁波,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家--中马路118号。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4511/4c5240986bb91c7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4511/238fbef868713ee6.jpg)
幼儿园,是父亲用自行车载着我,走街串巷躲避警察查骑车带人,爸爸是守时的人,我总也不用担心会迟到。最好玩的是雨天,躲在爸爸的雨披里,看不到前方,却安心而安静地在“黑暗”中前行。
街的正对面是三层楼的民宅,我家对面住着祖孙三代,二个孙女和我们同龄,他们家是裁缝世家,经常有街坊去他们家做衣服。木结构的房子、吱呀吱呀失修的楼梯,和祖孙三代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对孩提时的我和姐姐来说,还是喜欢和羡慕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4511/a48e15b3abc60097.jpg)
再往前走,就是上了小学后,每天早上买大饼油条的早餐店,我继承了父亲的守时,天没亮就起床拿着爸妈给的1毛钱买早餐,我记得买完早餐还能剩下1分钱,这1分钱就是日常的零花钱了。现在看,从家到学校,小学就是现在天主教堂的位置,大概就是500米左右,上学是各自走着去,回家是排队回来。于是,攒起来的零花钱,可以在中午上学路上,在小店里买一分钱的水果糖,如果哪天“发财“了,可以买1毛3分钱的辣鱼排(辣鱼排数量多),再奢侈一点就可以鱼片了,我很偶尔才买,所以价格也不记得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4511/6390d26dba46edc7.jpg)
记得小学的时候,特别爱做好事,可小学生也没有好事一直等着我们去做,于是,如果看到拉手推车的老人,回家的队形就会散,一股脑地排开在推车边,帮着推车直到到了自己家,如果推车人向我们说一声“谢谢”,不知道会有多开心。
走过早餐店继续往前,会有那时候为数不多的饭店,转角的饭店叫老长兴饭店,饭店对面是那时候就残破的牌楼。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4511/a963658d62c9634d.jpg)
走过天主教堂,就到了我的小学--中马路小学,很多次,小学的操场、教学楼和老师同学们,会出现在梦境中,我想,只有美好的记忆才会一直出现在梦中吧,怀念那无忧无虑的上学路,怀念放学在邻居兼同学家的四方桌上打乒乓,怀念在好朋友家里学着男孩子打玻璃球,怀念暑期姐姐为我做菜,一起听上海台的广播的午后。
![](https://img.haomeiwen.com/i8844511/ced7caaedea5a3c4.jpg)
我一直以为我记性很差,其实,我只想记住那些我想记忆的,那些美好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