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刚来上海,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很多时候都处于迷茫的阶段,没朋友没亲戚,再加上性子算是慢热型的,所以和工作同事也不熟,同住的姐姐也没有什么话,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我都处于一种特别封闭的状态,就是即使外界人声鼎沸,我自归然不动的样子,这个样子并不是好的状态,因为我稍稍有点感觉这种平静下的各种风浪,有时候我也很颓然,明明白天积极的同事都觉得我开朗,一离开人群就成了一个人默默的模样,那时候我特别懂那种有抑郁症的人,他们外人面前精彩纷呈而实际上经常容易消极颓废。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我听不到声音,因为我自己有一层隐形的外壳,所以很多声音是入不了心的,当时我并未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也从不找父母谈话或者找朋友,我这人聊天总是会先分析一下,我想要探讨的话题,谁比较适合聊,谁能给我新意。但一直没有,我会在下班回家的途中或者地铁上莫名流泪,也能在偶尔散步时路过的桥头驻足,甚至会在见完客户后的中午有一种游离在空间之外的错觉。我把这些一直归结于我不习惯这里的生活和空气导致的,但内心并没有说服自己。
改变我的原因,很简单,是一些声音。
颓然了一段时间,觉得这样下去会严重干扰我的生活,于是,我给我闺蜜,父母分别打了电话。我们聊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话,明明聊的都是一些家常琐事、他们的平常生活、遇到的感情小烦恼和小吵闹时,我就是一下子有种泪流满面的感觉,明明我心中疑惑的问题一个都没有解答,可是当看到他们,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的时候,就突然感觉被拉回了现实,那种灵魂回到了身体的感觉,或者说,我才突然感受到了属于生活的真实。
在这几通电话之前,我一直凭着自己的想法做事,觉得他们应该会这么这么想,于是自己把自己先吓住,把所有远离自己的事情都想的困难重重,可是,当他们的惊喜是显而易见的。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自己。就是这么长时间下来的迷惑似乎那一刻被他们无形的解开,那一阵我也一下明白,有些问题,不是针对性的一对一回答才能解决,人生大部分的问题,其实并没有答案,但必须回答的时候,用其他角度的解答也许比一对一的更能解决问题。因为大多数问题没有答案的原因是,时间会用他的方式教给我们那个最初问题的答案。就比如,小孩总会问父母的:我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我一直很喜欢声音,因为这个特别独一无二,即使整容整的让人长的会大差不差,但是一个人的声音绝对独具特色。而和你相处最深的人的声音最具有治愈力。从声音里带出来的力量,总能让你即使在最丧的时候,依然能被解救出来。
所以,这人啊,还是需要听声音的,无声的世界比没有色彩更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