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窝在家了解读书会的相关信息,真的想努力做好一个读书会,为了多读书,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多读书,为了让更多的父母明白如何有效带孩子。
11点做饭洗澡,吃完饭打个车去签单。AQ带了妹妹一起来,因为妹妹对我们的储蓄险很有兴趣。花时间看了她的那份保单20年缴费的带分红的大病险,给她念了保险条款——分红是不确定的,讲解了保险责任,同时大病险理赔金和身故金的赔付不会重复理赔,跟她理解中的有出入,她以为是一份可以不断分红领钱、理赔后本金还随时可以拿回来的保险。
当给她讲解到我们的储蓄险存20年,如果1年1万,20年后有28万,满期后每年领9000元,领30年,领了27万,保险里还有30万,孩子再领30年,又领了27万,保险里还有30万……最后这笔钱还可以留给第三代。讲一遍她就听明白了,然后她就用她的大病险保费套我们的产品一算,发现20年末的现价比大病险的保额还高,就告诉我想把大病险退了买储蓄险。
赶紧跟她说明白两种产品起到的作用完全不一样。大病险合不合适,不能光看满期交多少钱买了多少保额,还要想到大病不见得那么老实,一定就等我们保费交完才光顾,那么多人庆幸买了保险不就是因为刚买没多久就用上嘛。
如果这头把大病险退了,那头20年的储蓄险还没满期,真生病那就两头都受损。这头大病险本来能拿到的20万落空了,那头存的钱没满期就拿出来用也受损失。
她就想起来去年之所以着急买大病险就是因为身边突然有个同事没有任何征兆的得了癌症,因为没有保险,医疗费不够,所有同事都给捐钱,感觉挺心酸难过的,才赶紧找人买了份大病险。
再次跟她强调买保险先买保障是对的,因为保障是托底的,有了托底的工具,再规划教育金和养老金,就是稳稳的幸福。不然,随时来的风险分分钟击穿家庭经济底部,原本做的长远教育金规划和养老规划都得被改变。
跟她讲了一个故事:有个人买了好多年保险,觉得除了交钱外一点用都没有,于是在买房缺钱时候就把保险给退了,结果房子没住两年,生病了,啥保障没有,只好又把房子卖了治病。
完成投保就赶紧打车回辅导班接学生,没有经过任何学前教育直升一年级的孩子,作业需要一题一题教,每个题目还得给读题,每个字都得手把手的教,大手握小手,我家桐桐我都没有这么教过写字,英语的一起作业更是起码领读10遍才能过,还有个孩子不识字却要背一整篇的古文,然后还得时刻留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是不是又在玩手不写字……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电脑的CPU了。
辅导完回家,看着乱作一团的屋子,感觉到处都是垃圾,又组织桐桐和住在家里的两个孩子一起把整个屋子收拾了一遍。原以为半个小时就能搞定的清洁工作整整弄到了10点,整理出两箱子要扔的东西,整个屋子突然间宽敞明亮了许多,桐桐总结了一句:“爸爸和奶奶带着辰辰回来的时候肯定以为进错了房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