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7510878459
内容简介 :
从伦敦到爱丁堡,跟着福尔摩斯走英伦。
漫游英国一千年,反思现代世界的来路。
英格兰的历史像一条长长的跑道,工业文明终于在18 世纪起飞,逃离了人类的农耕陷阱,开始了现代世界之旅。
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陷入了“马尔萨斯陷阱”,即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处于相互抵消的恶性循环。人们往往投入大量的劳动,却仍旧陷于贫穷的泥淖。只有英国率先走向了工业化,以机器代替人力,跳出了人力劳动的怪圈。
带一个问题看英国,工业革命发源地,却是如何踉踉跄跄走出英国之路的,今天的中国可得到什么启示?
《寻路英国》是作者“走读全球系列”的代表之作。流连大英博物馆,徜徉伊顿公学,沉思西敏寺,体验伦敦塔,漫步圣詹姆斯大街,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行,钩沉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光荣革命遗事,反思英国现代之路。
英国的贵族精英教育,到底有没有“生产”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1984》作者奥威尔,曾经是维多利亚公园众多流浪汉中的一员?
伦敦—温莎—伊顿—约克—爱丁堡,“现场打卡”福尔摩斯探案集?
《寻路英国》也可说是博物馆之旅,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约克的城堡博物馆,再到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等等。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今天的方便法门,也是一个国家文明高低的指标。众多博物馆呈现的,不仅仅是看得到的历史,更是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
地图是平的,历史是长的,寻路世界,访问远方,一席大旅行,一个中国人的“全球走读”时刻。
和你一起,深度了解这个世界,开启人文观察、历史散步、博物美学之旅。
★ 走读英国一千里,追随福尔摩斯的脚步——
英国深度游,从伦敦到爱丁堡,一路走来一路读。在大英博物馆读《看得到的世界史》,在伊顿公学读《给孩子的忠告》,在约克大教堂读《发现教堂的艺术》……最具英伦风情的阅读体验当属福尔摩斯,伦敦—温莎—伊顿—约克—爱丁堡,“现场打卡”福尔摩斯探案集。
★ 漫游英国一千年,反思现代世界的来路——
英国如何从一个海岛小国率先进入现代社会的发展轨道?英国的历史能够给今天的中国什么启示?带着问题游英国,流连大英博物馆,徜徉伊顿公学,沉思西敏寺,体验伦敦塔,漫步圣詹姆斯大街;在历史与现实间穿行,钩沉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王、克伦威尔、光荣革命遗事,反思英国现代之路。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逛万家博物馆——
《寻路英国》可说是博物馆之旅,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约克的城堡博物馆、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博物馆等等。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今天的方便法门,也是一个国家文明高低的指标。众多英国博物馆呈现的,不仅仅是看得到的历史,更是源源不断的文化创新。
作者简介 :
张志雄
一个当代中国人,如果也像前辈奇人徐霞客一样,知行合一,而独力撑起“孤独星球”般的全球走读系列,东西世界,南北半球,那我们同时代的“探索发现故事”又见证了新的一位:上海人,张志雄。
多年如一日,他以堂吉诃德般的疯狂和投入,不计成本,不为功利,做着一件事——“走读全球”。
1966年生,在弄堂长大,1991年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先后任《上海证券报》编委和专题部主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上海有线电视台财经频道副总监、《财经时报》副总编、《价值》杂志主编等,对资本市场有深刻的了解,却就此转身,今专注旅行、观察、读书、写作、探索,成了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地球自游人”。
世界似乎变小了,历年来,著有《游走在时空边缘:我的环球文化之旅》,以及《来去美国》《寻路英国》《去以色列读那本书》《安达卢西亚的雨巷》《北欧彩虹》《京都味道》《趣味新西兰》《走,意大利看画去》《瑰丽中欧》《冬日西西里》《激情那不勒斯》《爱在阿西西》《阿姆斯特丹之光》《比利时大城》《大巴黎》《一个自游人的瑞士33天》《墨西哥谜局》《苏格兰高地之魂》《英格兰乡村漫步》《柬埔寨双子星》《蓝色尼罗河》……
可世界太大了,意味着一程又一程无止境的旅途,路在脚下,云帆高张,这是一个中国人的当代“天问”,他仍在出发。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古老的英国街道老城,福尔摩斯探案、各种美术馆,寻味英国文化。除这本书之外作者还有一本《英格兰乡村漫步》,觉得两本书一起更全面,从城市到乡村,不同视角结合认识一个更立体的英国
# 从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约克城堡博物馆,再到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了解一个国家历史、风俗、文化和今天的不二法门。
# 跟随作者探寻英国的人文。
# 走读系列里最爱的一本。读过三遍。
# 徜徉在古老的英国街道,探寻第一个现代国家走过的路
贰:
在伦敦康宁街一家卖照片及塑像的赫德森店铺中,伙计只是离开到后面去了一下,便听到击碎东西的声音,他匆忙跑回前面,看到一座拿破仑的半身塑像被砸得粉碎。这尊塑像只值几个先令,看来是不良少年集团所为。
第三天和第四天,又有两座拿破仑塑像被砸得粉碎,主人是个狂热的拿破仑崇拜者,也是个医生,他从赫德森店铺买了两座拿破仑塑像,一座放在家中,另一座放在诊所里,它们与第一天被砸碎的那座出自同一个模子。
第五天晚上,某个老记者家中的拿破仑塑像也被砸碎,他是从哈丁兄弟商行买来的。不同的是,门前有个人被谋杀了。这次塑像不是在记者黑暗的家中被砸碎,而是在远离房屋几百码外,凶手为啥要在这里作案呢?
这就是故事开头引用的福尔摩斯的判断,他要在明亮的煤气灯下寻找有关塑像的某种东西。
福尔摩斯追踪到了生产这些塑像的工厂,弄清楚一年前左右,这批拿破仑塑像中的三座送到了赫德森,另三座给了哈丁兄弟商行。福尔摩斯获得了其他重要信息,并知道另外两座的下落,一座在市内,一座在郊外。福尔摩斯决定当晚先在市内的那座附近埋伏,果然抓住了那个偷出并砸碎塑像的罪犯。福尔摩斯研究满地碎片,却一无所获,于是果断地以10磅的价格向最后一座塑像的主人买下塑像,它原先的售价只有15先令。福尔摩斯拿到塑像,将它砸开,看到一个碎片的上面有一粒圆而黑的东西,像布丁上的梅子。
这是现存于世最名贵的珍珠——波尔盖黑珍珠,一年前在伦敦一家旅馆的柯隆纳王子寝室里被偷走,当时福尔摩斯怀疑王妃的意大利侍女和她的兄弟皮埃特罗,但苦于无法找到证据。事实上,正是皮埃特罗把珍珠给了塑像厂的工人拜波,当警察追捕拜波时,他看到工厂过道中正在晾干的六座拿破仑塑像,其中一座仍是软的。拜波在湿石膏上弄了个小洞,将珍珠塞进去,然后将小洞补好。拜波被判了一年徒刑,出狱后,到处寻找散失各地的塑像。由于珍珠粘在石膏上,必须打碎塑像才能一探究竟。而那个被谋杀的人是皮埃特罗,他想与拜波分赃却不成。
《蓝石榴石案》中也有类似的设计,只是从塑像变成了鹅。
一位伦敦肥鹅俱乐部的成员圣诞节分到了一只肥鹅,不小心被警察捡到,但已奄奄一息。警察太太在鹅的肚子里发现了一颗名贵的蓝石榴宝石,5天前,它在伦敦四海大旅店的莫卡伯爵夫人的房间失窃。水管工霍纳曾在伯爵夫人的房间工作,有旅店高级职员莱德作证。最关键的是伯爵夫人的女仆亲眼目睹霍纳的罪行,霍纳坚决不承认,但被警方带走。
叁:
继续我们的伦敦散步。我们散步的地方属于阿德尔菲区,道路大多是17世纪和18世纪铺砌的,当时的房子没有几幢留存至今。《伦敦散步》的导游鲍威尔介绍,在狄更斯时代(1812至1870年),这里可是熙熙攘攘的地方,船可以驶进这儿,船上的旅客在河边经常遭到一群小偷的袭击。阿德尔菲街附近的下街罗伯特有扇黑洞洞的拱门,走进拱门,向右转,朝100码前有光的地方走去,就是一条地道。19世纪40年代,《雾都孤儿》中的窃贼首领费金就让一群孩子从绅士们上衣后摆的口袋里抽取昂贵的丝巾。鲍威尔认为,狄更斯的著作写实地描绘了19世纪英格兰孩童被迫行窃的景况:他们容易掌控,偷窃的动作比大人灵巧,不宜被人察觉,警察也不太愿意抓他们。孩子若判刑,也不会像大人那般被流放到澳大利亚去。19世纪60年代初,确实有个小偷讲述了他与《雾都孤儿》相似的经历,他9岁来到伦敦,住在圣保罗大教堂西边的平民窟里,后来加入了阿德尔菲街的童贼队伍,一起住在拱门下废弃的车里。在我儿时,也经常听到类似的故事。早上10点多我们走在地道里,鸦雀无声,其实,整个阿德尔菲区都是空荡荡的。150年过去了,这里已成为高尚地段。我曾回到阔别30年的儿时的弄堂,同样感到异样的寂静。
阿德尔菲的北部有条斯特兰德街,原意是“河滨”,泰晤士河曾流经此地。穿过这条街,走过几条黑暗的巷子,就来到柯芬园。鲍威尔介绍说,这些巷子现在看起来非常安全,但在19世纪却是罪犯的窝点。大约是1820年,伦敦开始普及煤气灯,保护公众的安全,一直到19世纪末才逐渐被电灯所取代。有意思的是,1878年,大家以为电力时代来临,伦敦交易所的煤气股暴跌。没想到其后股价迅速回升,因为穷人不愿意与还可以发点热的煤气灯分手,加上19世纪末最新型的煤气街灯的亮度与电灯相差无几。今人难以想象的是,后来煤气灯消失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很多人工来保养它们。在柯芬园地区,数十盏维多利亚时期的煤气灯依然亮着,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英国人对传统的执著。见微知著,我们中国人说起热爱传统,比唱的还要好听,动辄上下五千年,但破坏传统比谁都要厉害。我那天在柯芬园的餐厅与麦克谈起当时曾有拆迁故宫建造政府大楼的计划(后因文革而被搁置),他瞪大了眼睛,一愣一愣的。不要说人文传统,就是山川大河也可以彻底破坏,把一个千年来美丽如画的三峡硬生生地变成了一座大水库。
我们刚从斯特兰德街走进交易所胡同,就发现了第一盏柯芬园的煤气灯。虽然是大白天,想到它曾目睹过多少离奇的故事,还是有些激动。
福尔摩斯指着我们头上的街灯。
“他在这里可以看得见他做的事,在那边不行。这就是他的理由。”
这是我少年时代就看过的《六尊拿破仑塑像》。
肆:
伊顿15世纪40年代最早的教室里的木梁、长桌和条凳都是乌漆墨黑的,到处是斑斑痕迹,上面刻满了几百年来伊顿人的姓名。我们小时的课桌上也有刻痕,但没啥历史,像伊顿课堂这般只要能够下手的地方都要如法炮制,让人佩服。房间里还有像长板凳那样的体罚工具,可以让学生趴在上面打屁股,而伊顿公学著名的打手心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被废除。小时候,父母是要体罚我们的,老师没法体罚我们,就恶狠狠地指着我们的鼻子骂,最狠的一招是放学后不让你回家,让你一动不动地坐着。那时我们放学后绝不会回家做作业,而是在外面自由自在地疯玩,让你不归家,也就意味着你没法和同伴一起玩,很痛苦啊,上海话叫“留夜学”。
引自 【第十二章】 徜徉伊顿公学
这样的一段细节让人联想到很多东西,教育从来都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就像昨天在《教育家书》群中提到的,现在孩子的问题反倒偏向了所谓“妈宝”型——太过依赖的性格,让人感觉走向两个极端。
引用群友的一句话:“对孩子的教育是个长期课题,只要孩子有同情心、对人有善意、积极热情、豁达开朗,其他的顺其自然,所谓叛逆也只是个‘伪命题’。”
关注朋朋不迷路,发送简信交流更便捷;
更多书单 信息,点击简书个人主页查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