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很多地方看到人们在推荐《穷爸爸富爸爸》一书,我一直想去翻看一遍,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 一只没有开启。
今天,当我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读着书中的穷爸爸思维,我惊恐地发现,这书中的穷爸爸好像说的就是我吧,穷人之所以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思维限制了自己所有的可能。
我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安全感,所以我要攒下一部分的钱我才敢做其他的事情。
曾经我做微商做得赚了一点点钱,我想着等我赚到足够的钱,我就拿着钱去升级别,结果公司进行改革,最后一次升级别不用拿多少货又可以升更高的级别,当时对我而言是勉强可以实现的,但是我害怕没人买,所以我失去一次升级的机会,再后来拿货成本越来越高,最后干不下去了。
曾经我想写作,奈何文笔太差,我想要报班,当时看到了知乎新推出的写作课,那时候的报名费是一千,想了想,我灵感不好,万一学不会不就损失一千块钱了吗?毕竟自己月薪只有三千块钱,除去吃喝住行,月剩一千实属不易,我犹豫了,后来涨价到了三千多,我就更加不舍得报名了。
等到我不用为家里承担写什么,我也慢慢给自己攒下一点钱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想要回老家买房,房价目标是七十万,首付二十万,贷款五十万时,计划贷款二十年,想到后面的情况时,我慌了,我一辈子省吃俭用都在为一座房子奋斗了,我的这一辈子过得也太苦了吧,所以我第一次认真对待自己的升值问题。
要是我把自己的收入提高了,我的买房期限是不是就缩短了,我开始想着要认真提升自己。
第一次知识付费是小红书课程,我有学到一些东西,但是我并没有很认真地对待,我给自己找了好多的理由,我没有审美感,我也没有办法为人们提供价值,我只能为自己自嗨,第一次的付费,我好像有点感觉,但又不是那么地明白。
我又摸摸索索地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看到齐老师的书评课,我有过报课的冲动,但是,我还是犹豫了,因为我害怕,不瞒大家说,我喜欢文学书,一直都是把它当做故事书来读,我读过《平凡的世界》,记忆里只记得孙少平对生活对知识都很热爱,也很努力,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现状,读过《巴黎圣母院》,只记得卡西莫多很丑陋,但是他人很好,而教会的人虽然是神,天主等等,但是却狼狈为奸,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我连书本要表达什么内容都读不明白,我又怎么学好写书评呢?
后来,书评训练营开课了半个多月,我的写作陷入了困境,我读不进去书本,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找素材,我想写故事文,我又觉得写得平平淡淡,不知道该如何布局,这种无头苍蝇的感受真的太痛苦,可是我不学习写作,我又能做什么恰好是我热爱又恰好可以提升自己的呢?
我的痛苦就这样持续着,直到我再次下定决心报名故事写作课来提升自己,不让自己再找不着方向。
在这以前,我也有少量接触过基金,我一直以为自己虽然不像炒股买基金赚大钱的人那样会理财,但是至少自己也不算是固守成规,只想着把钱存在利率只有一点几的银行,我至少还是有一点点冒险知识的吧,然而,《穷爸爸富爸爸》一书,打破了我所有的观念,我穷的不是家庭穷,工资低,我穷的还是思维,那种可怕的穷人思维,有钱需要攒着,不舍得提升自己,怕冒险,怕失败,这种思维,只能让自己十年如一日拿着同样的低工资,一直陷入财务的沼泽,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现有的状态越来越无能为力。
就如书中所说的,当一个人说“我负担不起”的时候,这个人只看到了硬币的一面,当你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的时候,你就已经看到了硬币的另一面,深层去思考,去解决,目标才会有实现的可能。
我一翻开这本书,就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读它,它让我看到了自己思维的缺陷,还有害怕风险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如泥沼般深深拖住了我的双脚,让我寸步难行,而我只能在自己自认为的一亩三分地里痛苦挣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