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作者: 辰希星 | 来源:发表于2022-01-16 14:44 被阅读0次

如果偶尔翻到老照片,是否会有万千感慨?是否会在不经意间想起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是否会想起父母还未衰老时的容颜?是否会想到自己曾有过的年少轻狂?

怀旧,本就是个既温暖又伤感的词汇,年少的苏轼和苏辙二人各奔仕途,不得已分别。苏辙回忆起昔日同苏轼共宿僧房,题诗于墙壁,内心何等快乐,而今却再难相聚,不禁万般惆怅,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予苏轼。

苏轼在和诗中,给出自己的答案,让我们走近这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或许从中,我们也能得到些许感悟。

嘉祐六年,正值隆冬,苏辙送苏轼到郑州,由此地分别。苏辙面对踽踽归途,思绪沉重,这时天空又飘起小雪,环顾四下,无论天际旷野,皆是白茫茫一片。

苏辙骑马回头,在这大梁田间巡游,猜想家兄应当已经翻过了崤西古道,而独行的旅途也定如我一般孤寂,身边只有骓马的嘶鸣声。昔日共宿僧房,一同题诗的时光,现在想起来,伤感无限。

怀渑池寄子瞻兄

苏辙(宋)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人的一生会奔走过很多地方,到底像什么?应当就像飞鸿踩过雪泥地吧。雪地上偶然留下几个爪印,但它转眼又向更高处飞去,哪里还会记得痕迹留在何方。

我们当年一起借宿过奉闲的僧房,他如今已经去世,那堵题诗的墙壁早就倒塌,再也没机会见到旧诗了。

是否还记得当年赶考的艰辛?路途遥远,连那头跛驴都受不了。

写下这首和诗的苏轼正当年少,志向远大,他劝慰苏辙要向鸿雁一样努力向前,不要为已故事物纷扰。

苏轼的高远志向和不懈追求绝对是难得的优点,但不得不说,之后的牢狱之灾与这种性情也不无关系。

在古人的诸般人生中定能找到与今人的共通点,而这些共通点往往是最直观能总结出经验的途径。

相关文章

  • 每周读首苏轼【1】——和子由渑池怀旧

    2021年1月7日,早上听书,正好听到苏东坡写给弟弟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宋〕 人生到处知...

  • 这个藏在诗里的成语典故,道尽了世事无常的人生真相

    2020.10.21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组苏轼苏辙之间的和诗,《怀渑池寄子瞻兄》,以及《和子由渑池怀旧》。 《怀渑池...

  •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

  •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

  •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

  • 和子由渑池怀旧 |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代: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

  •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如果偶尔翻到老照片,是否会有万千感慨?是否会在不经意间想起许久未见的老朋友?是否会想起父母还未衰老时的容颜?是否会...

  • 一日一书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 4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 读苏轼之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宋】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pf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