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教学】《河中石兽》一文“笑”的艺术

【语文教学】《河中石兽》一文“笑”的艺术

作者: 伊水芳草苑 | 来源:发表于2021-06-26 16:39 被阅读0次
    《学习强国》每日一印

    《河中石兽》一文学过后,对于文中的笑独有体验,笑这个动词不仅描绘了说话人的神态和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更增添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一笑:讲学家之“笑”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讲学家听说寺僧原地水中找石兽、顺流而下找石兽后笑了。他笑寺僧不懂物理,孤陋寡闻学识浅薄。讲学家先笑话寺僧“不能究物理,接着谈“物理”,并且用反问句式表达对寺僧孤陋寡闻的蔑视。“尓辈”一词可以看出他对寺僧的蔑视瞧不起,看出他对自己学识的自信。“岂能”一句用反问句不仅再次强调了他的浅薄和刚愎自用。“不亦颠乎”一句再次使用反问句,强调讲学家对寺僧的嘲笑讥讽,对自己学识的充分自信,把一个轻视他人、自以为是、刚愎自用、死学书本、不知变通的活脱脱的书呆子形象勾画了出来。

    在这里,“笑”不仅勾画了讲学家自命清高、轻视他人、空谈理论、不切实际的形象,而且表现了讲学家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心理。

    笑,以形传神,不仅是神态,更是心理。

    作者用“笑”的神态描写和反问句式,塑造了讲学家栩栩如生形象。

    二笑:老河兵之“笑”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讲学家的笑包含着讥笑嘲讽,老河兵的笑又有哪些含义呢?

    “闻之”“又笑”,听了讲学家的分析,笑了,是笑讲学家分析问题的片面吗?还是笑讲学家的主观臆断?且看他说的话。

    首先指出石兽的位置“上游”。“凡”指出普遍道理。接着分析事理,运用陈述句,分析石性、沙性、水流速度,以及石兽到上游的形象描述,他语言生动形象,把抽象事理分析的具体形象,仿佛影像一般呈现面前。最后对寺僧和讲学家分评——颠、更颠(荒唐、更荒唐),分别使用陈述句和反问句,感情和态度明显表露,批评寺僧荒唐,讽刺讲学家荒唐至极!

    从语言表述和句式可以看出讲学家讲理看问题全面,分析问题透彻,说话有理有据,他讲科学,讲实践,讲事实。他是个尊重事实、说话平和的人。

    一个“笑”不仅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老河兵对荒谬的否定,也让我们看到了老河兵实事求是的做事态度和见多识广的特征。

    最后,该是谁笑了呢?

    石兽笑了,和人们捉了这么多年迷藏,最终还是被真懂事理的人找到了,老河兵真是奇人啊!

    读完课文,我们笑了,做人真的不能凭一知半解就主观臆断啊!做事必须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末了,纪昀笑了:你读懂了故事,好!没白费老夫一番口舌!

    这就是《河中石兽》一文“笑”的艺术!

    笑中塑造人物形象,笑中反映人物心理,笑中叙事讲理,笑中发人深省!笑,真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河中石兽》一文“笑”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tz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