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海撷浪
白居易《 林下樗》赏析

白居易《 林下樗》赏析

作者: 育婴坊夏威夷 | 来源:发表于2020-11-19 12:17 被阅读0次

            《 林下樗》

                            唐 ·  白居易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译文】:散发着柔和清香的檀木与桂树,苦于被用来雕刻,所以从出生的那天起,便注定难以保全自己性命。而我虽无才学,像老臭椿树那样无用,却能够一枝不损地颐养天年。

【赏析】:白居易的这首《林下樗》,全名为《山中五绝句游嵩阳见五物各有所感感兴不同随兴而吟因成五绝·林下樗》。

第一句:“香”和‘苦’两个字道出了人生的两种情境。檀与桂的属性都充满着自然香气,是世人所喜爱的物种。

“文”字在这里是柔和的意思,暗指桂花散发的柔和清香。初读“香檀文桂”开首,香气扑面而来。但马上出现了一个“苦”字,令人有点费解。

为什么呢?“雕镌”,也就是雕刻。在作者看来,世人庞爱的“香檀文桂”却要遭受雕刻之苦,由此发出:“生理何曾得自全”的感慨。“生理”在此处是指性命,“自全”,即保全自己。

“何曾 ”?反问表示未曾,为何,何故。整句话的意思是:为何连自已的性命都无法保全呢?

第三句:“知我无材老樗否”,“老樗”即臭椿树。相对于上句之“香檀文桂”而把自己比喻为无用的臭椿之材,究竟是何用意?

原来诗人想通过名贵的香檀和文桂与无用的臭椿作比较,阐释庄子《逍遥游》中提出天道自然的规律。

育婴坊拍摄

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家都叫它做‘樗’。它的树干木瘤盘结而不合绳墨,它的小枝弯弯曲曲而不合规矩,生长在路上,匠人都不看它。”

庄子回答说:“你有这么一棵大树,还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寂的乡土,广漠的旷野,任意地徘徊在树旁,自在地躺在树下。不遭受斧头砍伐,没有东西来侵害它。无所可用,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香檀、文桂由于身价高、用途广,备受雕镌之苦,生理不能得以自全;而老樗以其无材可用,没有人去注意它,因而得以逃脱刀斧的砍伐,一枝不损地尽享天年。”

【絮语】:檀香树、桂花树、臭椿树,无非是大千世界里的一颗树。树本无好恶、美丑之分,人却有贵贱、愚智之别。

然而,世上美好的事物,总是充满了苦难,犹如断臂女神维那斯。但是,有人会说,残缺也是一种美!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念。

所以,佛言:“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究竟风动,还是幡动,是仁者心动,讲得就是这个道理。六祖慧能大师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也正是白居易在晚年,孜孜以求的人生目的。

相关文章

  • 白居易《 林下樗》赏析

    《 林下樗》 唐 · 白居易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我无...

  • 林下樗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人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

  • 白居易《春风》赏析

    春风 唐代: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译文 春风先吹开了京城花园...

  • 《花非花》

    白居易《花非花》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白居易 《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

  • 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词赏析: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词赏析: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文:枯木 《寒食江畔》 【唐】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

  • 樗树的怀念

    我们那里把椿树叫做樗树,也叫樗樗或樗樗树——即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的“樗”(chū)。虽乡野俗称,其由...

  • 赏析白居易的名诗

    -该诗句摘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赏析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共有...

  •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 老...

  • 素房含露玉冠鲜——白居易咏荷诗赏析

    素房含露玉冠鲜 ——白居易咏荷诗赏析 王传学 唐代诗人白居易很喜爱莲花,在他的诗中,写到有关莲花的意象(包括荷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居易《 林下樗》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wk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