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同学进校前我还是想得挺好的,专业分流得一起跟他做下功课,毕竟高考相关工作我觉得自己还是做得挺麻溜的,说不定可以助他一臂之力。可没想到“一进大学深似海,从此爹娘是路人”,算算8月26日进校,见面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好好坐下来聊天儿更是少之又少。好在我也有些准备,择机问他讨来了课表,偶尔逮着看他没课的日子微信下,零零星星也算是得了些信息,好歹不至于失联。最近不是群里有消息说专业分流10月23日开始了么,10月27日早上十点截止。10月24日,我留言问了下他有没有填好,那边回答是没填。10月25日我又留言了一下,回答仍旧是没填。看看群里大家讨论是要等到大家填好,才能看到大数据。我想想人家是想看大数据吧,忍着没催,毕竟跟他们交流,谁忍不住谁输。
昨晚上终于是来电了,跟我确认了下点个人信息,然后说开始填了,我特意提醒了一句,让填好发个截屏给我。可数着时间到21点30分了还没消息,我实在忍不住了,拨了个电话过去。提醒了下是明天十点截止,周五上午不是四节课么,务必得今晚搞好。他那头一句“明天十点?”,哎呀,这下我实在忍不住了。立马又把“卡节点”的习惯真的不好,越卡节点,越容易出无法预料的结果,一定要留足够充足的时间的大道理说了一番(实在没忍住,算我输)。当然听了一番我的话后,他立刻否认了“自己没有留意节点”这个说法,我呢也懒得跟他理论了。让他截屏了个实时数据给我看下,果然是选择还是集中在高考志愿填报的“电气大类与机械工程”,看来第一志愿就需要进行PK的概率很大。不过由于我实在也协助他做不了任何选择,交代他自己今天填好就行,然后具体规则去搞懂,后面如果要PK就提前进行下相关准备。
从他昨晚截屏给我的结果其实也可以看出端倪,当时“高水平三位一体”拿出来的专业不能说是冷门,但至少是学生选择相对较少的专业。所以回过头去三一,如果孩子平时实力还可以,确实还是得谨慎做出选择。各种专业一一选上,保底是足够保底了,真高考成绩预估不好的话,也很有可能进校后就会纠结吧。这其中的利弊或许也只有像我们进校后的人才能真切体会到了。当然任何选择都是有利有弊,本身做选择的时候高考生也接近是成年人,父母更是成年人,我想大家都是能明白这一切微妙的。截止到现在我也算是有点明白了大类分流的规则吧,首先是所有专业的第一志愿全部统计过来,没满的直接进,超过名额了按照细则的规定(有些一部分直接进一部分面试,有些全部面试),然后所有专业的都完成第一志愿的录取后,确定各专业剩余名额并把已经确定专业的人抽走。接着把未满的专业的所报的第二志愿统计出来,接着刚才的那个操作,完成第二轮,就这样一轮一轮直到所有录取完成。
今早问了问孩子,他说自己第一、二是电气大类,第三是机械,第四是过程控制,后面就是有点排排队吃果果的意思了。得,结果落定,我也安心等着盲盒开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