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看情感引导式教育

再看情感引导式教育

作者: rainbow_72dd | 来源:发表于2018-02-24 08:56 被阅读0次
    再看情感引导式教育

    陪娃作业的时候我一般看书,手上没纸质书,电子书他会觉得我在玩,所以再次拿起这本: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步骤:1、播下种子;2、观察和判断;3、聆听;4、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5、同情。

    联想到昨天非暴力沟通的要素:观察、体会和表达感受、找到需求、请求帮助。两者有重合的地方,我理解亲子的情感引导术属于非暴力沟通的一种方式。成人的思维经常外向思考,关注在不要上,所以核心是寻找需求。

    孩子的需求通常很明确,想要玩具、想玩、想要家长陪等,这个情绪陪伴很多时候就可以解决,但孩子对于情绪都没有明确清晰的认知和处理方式,所以更重要的是体察并给予同情,引导的方式达到沟通的彼岸。比如孩子一直闹腾,家长粗暴制止后,孩子会莫名恐惧。此时家长说:刚爸爸/妈妈有点厉害了,你是不是有点害怕,孩子的压抑情绪会立即爆发,哭出声音来,情绪和事件都很快解决,亲子连接也没有断裂。

    昨天发生几件小事,引起我一点思考:

    事件1:

    昨天开学第一天,外婆电话过来说:今天上半天,我没空去接,放在家里不去上学了。
    豆豆立即开心了:妈妈,今天不用上学了。
    我跟老师求证后发现上全天,坚持让他继续上学。
    豆豆说:妈妈,我不想上学,外婆是你的妈妈,你要尊敬长辈,就不要上学了。
    我说:我跟外婆说过了,外婆也让你去上了,今天妈妈来接。
    豆豆说:妈妈,可不可以不上学?明天我保证去,今天不想去。
    我说:为什么啊?
    豆豆说:我今天有点困,今天晚上9点半睡觉,明天就不困了。
    我说:有点困啊,那今天在家睡觉吗?
    豆豆说:今天在家跟大姨玩。
    我说:豆豆在家玩不困啊,上学就困啊。
    豆豆转移话题:妈妈,午睡真的是太难受了,想到午睡我头就大了。
    我说:你睡不着吗?
    豆豆说:我一天也没有睡过。
    我说:为什么啊?
    豆豆:睡不着。
    我说:妈妈中午一定要午休,午睡多好啊。
    豆豆说:不要不要。
    我继续:你不午休也有妈妈的问题,因为没养成好的睡眠习惯,以后每周末我们都睡一个小时吧。
    豆豆说:那不用了不用了。
    然后我开始焦虑......各种引导睡眠对身体好、睡眠对精力好。
    陷入典型的自传式回应,各种意见。豆豆的反馈:不要了不要了。

    思考:我当时想,如果我同理他,睡不着一定很难受吧,又不能动,还不能说话。

    他一定会继续:那不要去了吧妈妈。

    所以我不敢开启这样的对话,但现在回过头来发现,我完全可以开启,因为我依然可以温柔的坚持边界,但心理上可以同理他。方法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如何灵活使用。

    就这个问题,我是否需要焦虑,午休是我的需求,还是他的需求,我是否了解,他很明确,他不要午休,我觉得午休对他好,誓死要养成这个好习惯,换个角度看,我确实不需要焦虑,睡与不睡并没有对他造成很大影响,我需要慢慢渗透,而不是一口气强行灌入这个想法,然后非要他接受。

    事件2:

    昨天下午请假接完豆豆第一时间开始做作业,45分钟完成拼音和汉字,效率非常不错,习惯部分让豆豆进行了打卡。
    我在旁边看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看到樊登读书笔记,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按年龄划分),对于2-3岁部分我基本略过,然后昨天看到非常有收获的一点,通过情感引导而不是赞扬的方法,简单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对孩子没有帮助,因为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棒,甚至觉得棒很廉价。
    我一直在探索,怎么去引导孩子找到学习的动机。
    豆豆写了牙,速度非常快,而且还算美观整洁,后面说:妈妈这个牙太简单了吧,下次找个复杂的给我。我说:你现在什么感觉,是不是很棒,这种感觉就叫成就感。
    有一次写完牙有点像万,他惊呼:妈妈我会写万了,是不是很聪明。
    终于在坚持了3周后,我找到了继续前进的力量,发掘心流,强化心流体验和成就感。

    思考:情感引导的方法是更加关注孩子自己的感受,让他知道这件事本身的乐趣和意义,家长不是评判他的裁判,而是一个真心的交流对象。“你一定可以的”“你还可以更好”,这样的话孩子会更加失去兴趣,因为这简直就是责怪。

    正确的方法,比如:你现在的这种感觉就叫成就感,怎么样,很开心吧”“你刚才的表现叫做有毅力,有毅力很重要的哦”“你这件艺术作品真漂亮,我可以收藏它吗”,或者简单的“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呢?”

    原来美好的感受,是可以识别并被判断出来,然后自我进行强化的。这就是动机,体会到这种感觉,也知道这种感觉了,就会去追求这种美好的感觉。这就是正面无赞美的引导方式了。

    事件3:

    XL给妹妹买了钢琴,然后开启了逼着练琴的历程,我说:你这样会不会让她丧失兴趣的吧。
    XL说:她就喜欢自己胡乱弹。
    我说:这样蛮好的啊,慢慢引导就可以啊。
    然后他们夫妻异口同声的说:不可以的,必须得逼,所以练好钢琴的都是逼出来的。
    我不知道是不是一定要这样,只知道豆豆跟我说:妈妈我也想练钢琴,我会让你体验,但我不会轻易给你买钢琴、也不会逼着你学。

    或许兴趣是需要一点点坚持,但是看着他们情感账户透支的状况,原先温柔的妈妈变成焦虑的妈妈,孩子越来越不喜欢练琴的样子,我有点担心。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打磨,并用于践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看情感引导式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kzf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