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行动力习学社在上海的第一次发布会,有幸参加收获颇丰,之前了解的POA只是看文字的介绍,这次由教授当面的分享,对于POA进一步的加深了了解,我原来以为只是像很多市场上提出的工具一样,它也许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后来才发现POA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
什么是行动力?
行动力是“行动”加上“有力”,它与执行力有什么不同吗?
过去接近十年的职场经验告诉我,我是个执行力很强的员工,所有过往的领导在年度评语里无一例外的会有一条,执行力非常强,领导分配的任务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我曾经因此引以为豪。可是慢慢的当自己做了领导,当自己开始给下属分配任务的时候,我发现光有执行力却是远远不够的,当没有人给你分配任务时,一切都要靠自己的行动力,自己决定自己行动方向。所以可见,执行力更多是被动,而行动力却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行动。也就是你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你知道你的方向在哪?
往往我们解决老问题不是技巧方法,而是认知的升级
让我们来回归下力的本源,

解释下这个公式啊,这个是牛顿第二定律,意思是在相同力的方向上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也就是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大,那么力也就越大,前提是在同一方向上,而POA中,P代表伙伴,伙伴越多,力量越大,正是人多力量大的原理类似于公式中的m,A代表方法或者手段类似于a加速度,O代表目标,这个公式的意思是行动力等于伙伴乘以方法除以目标,也就是说增加行动力可以从三个因素去考虑,即目标,伙伴和方法,目标越单一越聚焦,行动力越强,伙伴越多,方法手段越多行动力也越强。以前一直觉得数理化学完了以后好像没啥用,更没有深刻理解“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真实含义,而提出POA理论的张宁,我相信他一定是学习了并懂得运用的那一类人。
这个公式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转起来,才有行动力

POA三者之间一定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永远是目标凝聚伙伴,伙伴共创方法,方法服务目标。只有循环转动起来才能让行动力不停的翻滚,用之不竭的原动力。
这让我想起我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心理控制法》期中里面谈到一个观念叫做自我意向,自我意向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书中提到光说“一切存在于你的头脑,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是不够的。实际上,这简直是对他人的伤害。这样解释也许更有效果:“成绩或挣钱能力”建立在某种根深蒂固且难以察觉的思想模式之上,这种思想模式一旦改变,你就能从中解放出来,从而更有效地开发自身潜力,并得到与此前天壤之别的结果。
如图,假设我们生活在两个盒子里,最靠外的一条实线代表实际界限,或叫现实界限。左图中的虚线表示给自己强加的界限。实线与虚线之间的区域指你的潜力尚未得到开发的区域。当你认识到自我意向的含义时,就会将虚线向外移动,使其越来越靠近实线,从而使你能更充分运用自身的潜力。

所以我们往往想的太多,却没几个能实施下来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三者没有同时具备,三者关系缺一不可,目标尽可能单一,尽可能找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寻找方法促成目标的达成。下一篇我将用POA的思维介绍下之前100天读四本英文书我是如何完成的。
最后用POA的创始人张宁的一句话:解冻(动)自己,温暖他人!
让自己动起来,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行动派们,干起来吧!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也在寻找和我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你们在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