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猝不及防的迷茫

猝不及防的迷茫

作者: SpongeMel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10:44 被阅读23次

            迷茫这个字眼好像很容易被提到。一般来讲人所经历的迷茫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长期无所事事,对未来完全没有任何规划或对规划提不起精神,通过暂时的快乐麻痹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暂且称之为长期性行为瘫痪;第二种是忙却困惑着,有动力却觉得缺乏方向,不能将劳动力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我称之为迷惑性焦虑;第三种是在长期的学习、工作中,偶尔出现的短暂性的迟疑,对过去怀疑进而否定,对当下松懈因而倦怠,对未来否定从而逃避,称为间歇性危机。

            这三种情况通常不会同时存在,但却会经常反复出现在同一个人生命的不同阶段。比如,在上大学期间由于生活、学习方式的突变,造成一些人适应困难,因而最容易出现长期性行为瘫痪;在初入职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野心勃勃、干劲十足,却容易因为缺乏经验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因而容易陷入迷惑性焦虑;而当从事某一项工作或是进行某一项研究学习达到较长的时间后,通常会到达一个状态,即“丧失了最初的新鲜感和热情,但又无法通过现有的积累获得值得满意的成就”的一个情绪低谷,即常提到的“职业倦怠期”,也就是间歇性危机。

            对于长期性行为瘫痪,职业生涯和目标唤醒似乎是目前最常用到的一种方式。“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你挠他的痒痒或者戳他的痛点”,这种状况下一般情绪比较消极,但适当的刺激是可以接受的。令人满意的远期目标、容易达到的近期目标以及合理的规划路径都是激励的有效手段,同时,适当的消极警醒有助于帮助自己认清现状,进而激发大脑做出改变。然而,长期性行为瘫痪却是最难改变的,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惰性,稍不留神极有可能前功尽弃,只有从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同时着手,提升自我管理技能,胜算才更大。

            相比之下,迷惑性焦虑看上去更像是方法论的问题,而并非思想上的问题,往往伴随着“欲速则不达”的哲学道理。有时候我们太想做好一件事,就会容易找不到头绪,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像谈恋爱的时候,太想爱一个人,往往却容易把事情搞砸。迷惑性焦虑是会随着经验、技能的增长和心态的放平而逐渐减弱的,多一些积累以及思考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多与有经验的人谈谈,多了解一些成功的典型,认清现状和自己的确切目标,合理的规划能够让我们迅速从当前的僵局中跳出来,以理性的眼光来取舍,进而逐渐将状态平复。

            间歇性危机,与前面两者相比,显得有些难以捉摸,它似乎可以随时出现在任何阶段,有时又会突然之间自己消失。在这种时候,自我心理疏导显得比较重要。It's normal to have days where you just can't work and days where you'll work 12 hours straight. 我常常给我的学生说这句话。Work more when you're in the zone,relax when you're not. 此时,let it be 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过度的压抑与焦虑只会使情况越来越糟糕,然后陷入“无法好好工作-焦虑-焦虑致使更加无法工作”的恶性循环。就像女孩子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容易抓狂,因此无论你的工作是钱多活少离家近的两点一线,还是空中飞人般每天新鲜刺激,都总会有对刺激麻木从而短暂的失衡,把它看作一个总会过去的生理周期就会更加容易接受。此外,工作自主性、心理成熟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间歇性危机,在工作中多一些思考使得自己的工作模式更佳契合自己的行为方式,或是正视工作、正确地调节工作与休闲,间歇性危机往往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猝不及防的迷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bp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