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泪腺发达的满级哭包,我就是在泪水和旁人的“别哭了”之中长大的。
玩游戏输了,哭。别人说我两句,哭。考试没考好,爸妈还没开口呢,自己先哭了。若是被误解了,或者得不到想要的,那可是能哭一中午的。
连我妈都受不了我:“你每次都这样,谁还敢跟你玩啊!”
她说得对,所以我没再跟别人玩过游戏或者下棋。
在家里最常听到的是:“哎呀哭什么啊,别哭了。”
严厉点的:“立刻给我收声!”“你再哭我就把这本东西扔下去!”
吓得不敢出声了,只能一抽一抽地。难过是真的,不想哭也是真的,泪流不止也是真的。
我又有什么办法呢。
我也很想做个坚强的小孩,可是难过一涌上来泪腺就被劫持了。不争气的眼泪总是自作主张啪嗒啪嗒掉,把我出卖了还不给我分说的机会。
强撑着隐忍着,不敢眨眼不敢张口说话,把那股情绪硬往肚里咽,脑子里大声吼着:“没事的没事的没事的不要哭不要哭没事的——”
我要坚强,我要微笑。
牵动嘴角,哭了。
可是没有人听见我心里的呼喊,所有人都只知道:她又哭了,她怎么又哭了。
我从来不怪任何人,我只是为父母也不懂我感到委屈。可我也羞于提起这些事和内心的想法。毕竟,谁会理解呢,谁会认可呢。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坚强,要微笑,父母、老师这么教导,书上、电视里也这么说。“哭是没有用的”,我一遍遍在作文集里看到,不解缘由却认作真理。
哭是软弱的表现,是不被允许的,眼泪是罪恶的。我领悟世界告诉我的这个“道理”,却依旧一次次对于自己的泪流不止手无足措,“我明明不想哭的”加深了委屈,我恨自己懦弱又不愿承认,更无可奈何。
我用了很多年,去学习怎么忍住眼泪。毕竟哭着什么都解释不清,父母只能一脸急。毕竟在办公室哭真的很丢脸,老师手忙脚乱地安慰,我真的很想逃走。而在课室,被全班注目犹如审判,我读不懂他们的眼神,同情之下会不会有讨厌。
直到她的出现。
那时候,我练了一两个月,50米跑依旧是10秒多。体育课跑,老师朝我喊:“你怎么也不认真跑!”我一脸嬉笑,其实我已拼尽全力。
树荫下,我越想越委屈。明明每天都在练,明明已经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行。
脸上却努力微笑,装作无所谓。脑子里“没事的,尽力就好”的声音那么无力。
“笙涵,你……还是哭吧,没关系的。”
我很震惊,她什么时候坐到我旁边的?而且还这样说!我和她只是同班,不算熟。我的表情一定很滑稽很狰狞吧?
脑子凌乱了一两秒,就失去了思考的力气。我把头深深埋进双臂间,泣不成声。
那天我依靠着她的肩膀,吹了很久的风,直到眼泪散尽。那天她搂着我,一字一顿地说:“你可以哭。”
那是第一次有人认认真真告诉我:哭没有错。“只要不伤害人,你可以理所当然地笑,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哭。”
至少在她那里如此。
往后,我们在树荫下吹了很多次风,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我还是一次次忍着眼泪,原因很简单,没有人愿意和哭包玩。
后来她走了,像来时一般突然。据说是去了外地学校。我放下无人接听的电话,眨眨干涩的眼,没有一滴泪。原来悲伤到极致,连眼泪都无法表达。心沉入海底,风拂过也漾不起波澜。
自那以后,我很少哭,更多的是闷声不响地难过。我笑着说:“我的眼泪都在小时候流完了。”“小时候特爱哭,流过的眼泪能汇成河。”
哭着哭着,也算是一路成长。我终于不再为着哭泣而感到羞愧、丢人,终于不再纠结这是对是错。哭和笑一样,都是表达情绪、释放内心能量的方式,只要不伤人,自然流露便好。
唯一让我苦恼的是,眼泪总是来得不合时宜。独自难过时不哭,看小说一阵阵想哭却无泪,亲人的葬礼上,巨大的悲伤压着我也压抑了泪水。然而,别人一安慰我就绷不住,和人吵架,一开口眼泪就哗啦哗啦掉,惹得对方惊慌失措我还解释不清。它的登场总是将我狼狈地赶下台。我没有办法,我只能克制。就当它是个笨蛋小跟班吧,虽不懂事却也可可爱爱。
其实我们讨厌的,不过是以“哭”来逃避问题,来博取同情和帮助。小时候哭能获得大人的关注,能暂时解决一些问题,但更多时候,积极的态度更有利于克服困难。只要知道这一点,分清场合,哭一哭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哭完了爬起来继续干活啊!支楞起来就是条好汉!
比起微笑和乐观,我更希望自己保持热爱。快乐与痛苦一并收下,将笑与泪挥洒得淋漓尽致。去感受生命的鲜活,去接纳那个并不坚强的自己。

即便在雨中,哭着,也要全力奔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