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一次课程中,我问老师,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孤独?老师给的答案是因为我没有跟自己在一起。当时不是很理解,随着我慢慢开始靠近自己,内心那个被忽略的自我渐渐清晰。
我看到了自己的恐惧、无助、脆弱,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勇于面对真实内心的勇气,看到了自己不断成长的坚韧,看到了自己需要成长的空间。
一直自认为真性情,一次老师的释梦,才发现原来潜意识里,我还有很多的防御和不安全感。曾经试图用各种方式来填充自己的孤独,现在我知道,这个孤独,无法用任何存在填补,人生的路还需要自己走。
我们成长过程中会建立各种关系,从一开始的父母到姐妹、同学、朋友、老师、同事、闺蜜、爱人、子女,我们不停地建立新的关系,也在慢慢淡化不紧密的关系,同时又要随时发展新的关系,人无法摆脱关系单独存在。
我曾经也渴望能拥有一段稳定的、完全接纳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里,无论我多么糟糕,都会被全然接纳,不管我外貌是否漂亮、性格是否开朗、工作是否足够优秀、为人处事是否成熟,人生的各个角色是否及格,我都是被接纳的,这样的接纳该从哪里得到?
从父母那里吗?至少目前的状况不是,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想从父母那里得到无条件的爱,貌似只存在于各种育儿书里,现实生活中真的不存在。
我曾经寄希望于孩子,毕竟孩子对妈妈的爱是唯一的无可替代的,孩子对妈妈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可他们毕竟要长大,要离开妈妈建立自己的家。
从爱人那里找到吗?我觉得亲密关系里更安全的不是互相接纳,而是彼此势均力敌,说的有些火药味,毕竟这是事实,匹配的关系一定是共同成长的,虽然我知道好的亲密关系一定是互相接纳的,无奈,我的安全感不足以支持我完全依赖任何人,还得继续修炼。
看来,这个接纳只能自己给自己。娟儿曾说过,单单接纳自我就需要完成太多功课。
有时候很疑惑,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为什么要走进自己?之前的隔离状态不好吗?至少我自己不会很痛苦啊。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给自己一个很满意的答案,只知道一路走来,我变得更笃定,内在随外界环境的纷扰而波动的越来越少,因为敢于直面潜意识深处的未知,我穿破自己的保护壳,体验到曾被我隔离的种种感受,逐渐看到真实的自己。
接纳自己,就先从看到自己开始吧,虽然这个过程太痛苦,但我知道成长的路只有这一条。成长,就是不断看到自己的过程,看到自己的好,也看到自己的不完美,给自己更多的接纳、理解、陪伴、支持、包容,这样在面对外在的否认、指责时,我知道自己只是犯了一个错误,但不是一个错误。我们不会一味地自我否定,需要自己改进的就勇敢承认,真正做到对事不对人,在这样的心态下才能真正成长。
成长的路上注定孤独,唯有敢于面对这份孤独,才能在各种关系中活出一份强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