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在刷微博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福建的一个小学生肿瘤化疗却被传言得了传染病。化疗后回学校的他,不仅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语文老师还连续四次不让孩子考试。
在孩子最需要温暖与帮助的时候,却被抛弃与无视。“怎么会这样呢?”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总会发出这样的疑问。现在的人都像这位语文老师那样“不近人情”了吗?
几年前,我刚毕业出来实习的时候,压力特别大。刚踏入社会的我什么都不懂,工作、租房各种事情围绕着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情绪特别低落,笑不出也哭不出。
这样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一个下雨的午后,我去家附近的一个水果店买芭乐,正在削水果的阿姨突然把一块芭乐塞进我的嘴里,然后笑着问我:“甜吗?”
“甜。”
阿姨的这块芭乐让我想起公交站借我零钱的小姐姐,高铁上帮我扛行李箱的大叔,还有那个对我笑的小朋友。我突然觉得生活也没有那么糟。
毕竟,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这个世界终究是柔情与温暖的。
其实,社会上来自陌生的善意还有很多。有很多人都正在被善意包围着。
背着单反在地铁站,旁边的阿姨问我是画家还是摄影师。她说她年轻的时候也摄影,喜欢黑白的线条感。和她一路聊,说到我现在的状况,她鼓励我喜欢的事情一定要坚持,走远了又回过头来冲我大声说“一定要坚持”。
前几天公交车上有个叔叔江湖救急帮我刷了卡,今天我给一个不认识的阿姨付车费啦。
看着末班公交从我身边驶过,于是狂跑。远远看见一个正在上车的大哥一脚登上公交,另一脚没上去,转过头示意我快一点。眼泪差点流下来。
出门打车坐在后座,正在听音乐,车突然在路边停了下来,师傅匆忙下了车。我一脸怨气地正要下车问情况,看见司机师傅从车流中把一只瑟瑟发抖的小黄狗抱到路边,然后又匆匆跑过来跟我道歉。一瞬间,什么怨气都没了。
每一片善意,微小而长存。
善良是一种本能,但很少会被特意提及,因为它无所不在却总被忽略。而大多数人喜欢传播别人没有见过的东西,因此恶意经常被夸张地放大了。
就像文章开头那位语文老师只是个别的存在,大多数人还是“近人情”的。
我离开了实习的城市,再也没见过那个阿姨。我们帮助或者帮助过我们的那个陌生人,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或许我们无法再相见。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这份不期而遇的温暖传递下去,让生命自由而开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