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才难得,古书上说“十年一才、百年一能、三百年一君、五百年一贤、八百年一帝、千年一圣”。仙佛之事不入正传。从此可以看出人才似乎真的很少啊。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先秦时期曾有“百家争鸣”之说,那当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才呢?
物以稀为贵,才以少难得。为什么不是天下皆是人才呢?那么人才是怎么出现的呢?我想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思考过,我也想过,当时没有明白吗,但是后来看人种地于是有了答案。大家都见过种菜啊,网上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偷菜”,有种才有偷。所以啊——现在不会种菜的反而少了。这只是一个玩笑,种菜时每颗菜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 菜与菜之间的距离通常很小。那么种树的间距呢?树与树之间的间距,比菜与菜之间的间距要大很多。参天大树之间的距离会有多大?这之间有时不仅仅间隔着距离,还是有时空。
一方天地,你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菜园,什么人才、能人、圣人的,其实就是园子里不同品种的植物。再把园子的大小看成时间,什么都会变得很简单。圣人如果比喻为一颗大树,那么在你的园子里要占很大一块地盘。当园子较小时,是无法承载参天大树的,所以很多菜园是只能种植一些时蔬。国家孕育的是人才、天才以及帝王、将相,小国是孕育不出圣贤的。
大树不倒,新的树很难长高,虽然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大树同样也遮挡了小树成长所急需的阳光。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树才,通常千年不朽,圣贤的言行也可影响千年万载。大树存在之时期内,他下面的小树很难超过大树,这是因为大树具有绝对的压制性。
树有树道,人有人道。虽然是两种路子,但是其发展模式都是相通的。如今的小树们机遇来了,千年时光匆匆,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互相融合、渗透,自然会产生许多新的理念,以及大众也会有新的需求。天时地利与人和,自然适合新的参天大树生长!
本文多在以树喻人。人才、圣贤的成长需要适合的环境,需要积累底蕴,更需要反复震荡(混乱)。虽然同一个时代一般只会有一个高峰,多周期重合的时候,将会产生一个大世,那种时代,人才遍地,圣贤不在隔着时空遥望,璀璨巅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