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简书,发现上一篇文章是今年3月7日发的,今天已经是这一年的尾巴了。
今天是一位好同事提前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从此同事变成朋友了。跟她拍了好多合照,新一年对她而言,是崭新崭新的新生活。对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呢?节日、纪年都是时间长河里的节点,让我们给自己一个机会在心态上回顾、清零、重启,好好再出发。
2021年,是疫情第二年,父亲生病也一年了,看着他迅速消瘦,每次我回家时,他的状态都比前一次更弱,我反反复复地调整情绪,让自己接受,这生命的路程。
前几天,是他们的金婚纪念日,我翻看整理他们五十年里的合影,这时光啊,就是这一帧一帧的照片,和照片背后悲欣交集的人生,从黑白到彩色,从青年到老年。
在自家人看起来,无比珍贵,在外人看来,最多只是一句感慨。就像我们每个人,自己编导的人生剧本,充满了跌宕起伏,悲欢离合,每个情节似乎都与众不同,但其实,每个深陷其中的人,都有太多相似。
2021年12月31日
上一段其实没有写完。
再动笔,已经天人永隔。
2022年1月16日凌晨,接到弟弟电话,说父亲情况不太好。
早上六点,我从奉贤的军训场地出发,准备去做可以3小时出报告的核酸检测,心里一直在默念“爸 等我回来”。
站在场地的南门外等车,电话再次打来,父亲走了。
黎明前的天色很暗,抬头隐约看见星星。寂静的街道 一片荒芜。
终于 还是没能好好告别。
妈妈找了一张她最喜欢的爸爸的照片。

妈妈保存着好几张爸爸年轻时的照片。他们结婚时的合影里,爸爸的脸庞很清秀,眼神非常腼腆温柔。妈妈说,他们当年是经人介绍见的面,就这一面,一辈子就订了下来。





今年一月五号妈妈给爸爸拍了一张照片,这是爸爸最后的留影。

妈妈说起前几天他们的对话。
爸爸:我也不知道你愿不愿意以后和我合葬
妈妈:可以呀 为什么不愿意
爸爸:那就好
妈妈:那你先去了 就把房子什么的准备好啊。
这算是我听到的他们唯一的情话吧。
从2003年离家,每次我离开大连,爸妈都去机场送我,直到2020年春节。每次进了安检通道,我回头看,他们总会反复挥手,一直到我走进去看不见。疫情后,我不让他们再送我去机场,爸爸就在窗口跟我挥手,后来,爸爸生病了。
2021年12月23日,是爸爸妈妈金婚纪念日,我回大连陪他们庆祝。这时爸爸已经不太下床,人也极为消瘦,但是依然耳聪目明,头脑清楚,完全自理。
我固执地认为,等冬天过去,春天的时候他可以下楼去走走。在我的要求下,他也会躺在床上,双腿做蹬自行车的锻炼。妈妈说,爸爸有两次跟她说他害怕。我很想跟爸爸聊聊他害怕的事情,聊聊关于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事情,问问他是怎样看待的,也跟他分享我的看法,但是话到嘴边,又觉得说这个话题太早,还是要鼓励他期待春天。没想到,这最重要的话题,再也没机会谈起。
12月底我离开家时,用轻松的语气跟他说,下个月我就又回来了。我没有敢流露出不舍,我想让他知道,我坚信很快又见面了。
就这样,终究没能好好与他告别。
没来得及说一句“爸 我爱您”。他这一辈子,都没有听到女儿对他说这句话。
还有一个遗憾:爸爸喜欢吃甜的东西,每年春节前我会买北京稻香村的白果年糕,大年初一的早上,爸爸把年糕切片,用平底锅煎了,一家人吃。今年我买了上海沈大成的年糕,里面有馅,我想爸爸肯定也会爱吃。妈妈说,15号晚上,问他晚饭想吃什么,爸爸说要吃年糕,妈妈说,晚上你可不能吃这个,不好消化。所以他就改了要煎蛋。
细细碎碎的一些事,涌上心头,一时难以理清。等到能够理清时,再写吧。
2022年1月20日 大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