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公众号【李为要财富自由】的第217篇短文,本文写于2021年6月23日,原文链接
欢迎关注,共同进步,创造价值,慢慢变富!
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有一个门槛上的区别:
私募基金一般是100万起投。
而且很多公募基金经常还限购,有时候一天只能买个几千、一万,
所以对于大资金来说,有时候投资公募基金不是很方便。
很多大客户,会选择私募基金或者银行的大额理财。
因此,这也使得很多私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对市场上大资金的动向掌握的非常清楚。
我关注了一些比较不错的私募基金经理,他们这段时间频频提到一个点:
大资金正从楼市加速流向股市。
特别是这两年来,不少人都是卖房套现后流入股市。
一个看似很显然,但同时也很扎心的事实是:
富人更懂如何赚钱,富人整体在投资上也往往会走在前面。
另外,上周末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银行的大额存单利息下降了。
具体的计算涉及到基准利率以及上浮和下浮规则,这里就不详细讲了,
简单来说就是:
很多大额的存款项目,
比如,100万存3年的定期产品,以前每年可以拿到3.75%的收益,现在每年只能拿到3.25%了。
这个消息看似突然,但实际上高层早就说过:
推动居民储蓄进入资本市场。
说人话就是:
让人们少存钱,多投钱进股市。
降低存款的利息,就是为了让人们少存钱而采取的意料之中的措施。
未来,是一个利率会持续下行的时代。
现在中国的存款利率还算很高的,很多欧美国家,都是0利率甚至负利率。
负利率,即钱存银行,不仅拿不到一分钱收益,还要倒给银行钱。
所以,未来几年,
可能不是愿不愿意投资的问题,
而是不得不投资。
上面一些话,其实概括下来就是:
楼市的钱和居民存在银行里的钱,现在正在涌向股市。
未来的5-10年,一定是中国股市大力发展的好时间。
另外,除了这些,最近还看到一篇文章,
来自公众号《趋势交易的奶爸》,这是一个私募基金公司的分析师的公众号,
我关注他挺长时间了,很多观点都不错的。
但这篇文章可能是比较精华,所以他写的是“阅后即焚”,现在文章已经被删了,
我分享几个他的重要观点:
一、未来15年,股市潜在收益很可观
过去15年,
沪深300指数翻了4倍多,年化复合收益大概10%。
中证500指数翻了接近6倍,年化复合收益大概12%。
其实都是不错的收益率了,只是过去15年,股市被楼市抢了风头,
而未来15年,他说,指数一定会比过去15年更好。
所以,潜在收益是很可观的。
二、投资组合
他给出的投资组合方案,也是经典的核心+卫星的方案。
方案我概括一下,可以分为三部分
1、中证500或沪深300指数
2、好行业的指数或个股
3、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
其中,这三部分,
他说前两部分大概可以配置70%的仓位,这样是很稳的。
他认为的好行业有四个:
白酒、医药、新能源、科技。
我之前也说过好几次我自己未来几年最看好的几个方向:
消费、医药、新能源、新基建,其实和他的几乎一致。
有了前两个部分作为底仓,他觉得,未来几年已经可以跑赢大盘了,
并且还有一些好行业的超额收益,这样20%的年化预期是完全可以期望的。
另外,第三部分,是他留了30%的仓位来搏一搏高收益的。
比如,买一些很激进的个股,可能翻几倍,但看错也有可能腰斩的那种。
这个因人而异了,
在我自己的投资组合中,我完全不需要第三部分的,
因为我觉得每年20%的年化预期收益我已经很满意了。
但他毕竟是做私募基金的,客户又都是看市场上的收益排名来选基金,
所以他作为基金公司的,拿一小部分仓位来搏一些高收益,很正常。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一两天哪支股票或基金涨跌了10%,
而是自己最大头的那部分资金,放在了什么地方。
放对了地方,即使每年就是8%的年化收益,都很可观了。
可以断定的是:
至少未来5-10年,
如果拿电梯来做比喻,股市才是上行最快的电梯,而楼市是停滞不前甚至下行的。
如果拿船来做比喻,股市是会乘风破浪的船,而楼市真的可能一直风雨飘摇。
把绝大部分资金放在股市里,
放的具体方式就是:
1、配置指数基金
2、配置优秀行业的基金
这就是我觉得未来几年资产增值最快的途径。
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