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以前,我34岁。我半路出家,我不是学照明的,所以当时进了这个公司我就非常惶恐——除了会画图之外,我好像啥都不会画。可是我后来一想,没有关系,我虽然没有技术,也不会做计算,可是我对光是非常有记忆的,还有感情。
光对我而言,从来都不是看不看得见,也从来不是为了看不看得见。我所看到的光,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我的心灵。在我做照明设计的时候,也用这样的心态去看我们所做的一些项目。这样糊里糊涂地,我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进了这个行业之后我不懂,不懂也不行嘛,我得学习。我当时的希望是,我每做一年至少等于别人的两年经验。像我到这个厂子之后,我会戴个太阳眼镜,拿个墨片,我就看这个灯泡是什么牌子,它的照度多大多小。目录什么我也看,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不知不觉中,同事们会问我问题了。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我好像懂的比较多;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对光的看法、想法不一样。
我是(19)78年进的公司,(19)86年变成合伙人。当时(我作为一个)不会讲英文的中国人,(能够进入)美国纽约的设计环境里面,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我兴奋的事情。
我是一个坏学生,怎么坏呢,跟教育系统不合;可是我一向个性还蛮好,父母亲对我非常的信任。举个例子,我是五十多年以前学雕塑——你不要说五十多年以前,你们现在回去跟太太说、跟父母说我要去学雕塑,哪个会同意啊,这是没饭吃的事儿。家里面对我们非常支持,因为这样,我很自信。
我整个念书的过程,研究院念过两次。头一次是学的纯艺术雕塑,主修雕塑,辅修filmmaking (电影制作)。这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心态:
1.雕塑是完全不要目的的创作,不需要有任何理由就可以创作;
2.可是电影是沟通,你把东西拍出来是要表达一个事情,传达一个事情,最好别人还能够认同你,这是两个不同的思维。我第二次去念书的时候,念的是环境设计。设计这个行业是要把事情办得成做得好,它不能够说(只要)我高兴就行。
每一个项目我们在思维的时候从来不管科技,也就是说科技的事总是能够解决的。
光一定要跟我们的人文合在一块儿才有意义,它不是一个表达科技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