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歊台上青青麦。姑熟堂前馀翰墨。暂分一印管江山,稍为诸公分皂白。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谁分宾主强惺惺,问取矶头新妇石。
歊,音消,气盛的样子;
《东坡志林》卷四《临皋闲题》云:“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下片开头两句概括了九日罢官的戏剧性变化,与上两句适成对照,有“江山依旧,人事已非”之慨。“江山”承上而来,山川形胜,碧天浮云,着一“空”字,真所谓“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因为“昨日主人今日客”,本来要“管江山”“分皂白”的主人,一下子成了“诸公”的客人了!这一句集中揭示了政治生活的反常和荒谬,它运用当句对,一句之中即构成今昨主客的鲜明对比,语气斩截,强调了变化之突兀,其中有感叹、不平、讥讽、自嘲,内涵颇为丰富。后两句则展现了山谷自我解脱的感情变化。谁要勉强把主客分个一清二白,那就去问江边的“新妇石”吧!
这首词在旷达超然之中发泄了牢骚不平,最后仍归结为物我齐一,表现出山谷力图在老庄哲学中寻求解脱的思想倾向。全词展示了这样一条变化脉络:暂作主人--反主为客——主客不分。一个“暂”字表现出山谷不以进退出处萦怀的超脱。变化的万物本来只是“道”在运行中表现出的一种暂时形式,正如庄子借孔子之口答鲁哀公所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德充符》)故宜随形任化,淡然自若,不入于心。尽管认识到这一点,但一夜突变,毕竟难堪,所以还是不免有牢骚,最后又用齐物论否定牢骚,达于解脱。《庄子•缮性》说:“轩冕(官位)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意外忽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同“御”,抵挡),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全词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谁分宾主”的无差别境界正是超脱放达的进一步升华,“矶头新妇石”遥应开头,归结为“人事代谢,江山永存”之意。山谷这一类抒发人生感慨的词,风格奇崛奥峭,与他的诗颇为相近。此词押入声韵,也有助于这种硬体风格的形成。词中多用俗语,看似明白,而意在言外,曲折深刻,耐人寻味,富有理趣。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中指出:“黄山谷词用意深至,自非小才所能办。”这正是他提倡的“以俗为雅”的特色。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黄宝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