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庄庄
我不知道大家在简书上奋笔疾书的原因是什么?动力又是什么?但显然不是为了谋生或者养家糊口,如果把文字当做赚取面包和牛奶的唯一方式,我觉得喝西北风更现实更直接一些。
不乏看到许多小广告,夹杂着让人热血沸腾澎湃不已的字眼,那就是文字可以获取财务自由。不否认有人获得过或正在享受这个“躺赚”的红利,我只能说也是凤毛麟角。没有才华,又不够勤奋的人,就放过自己吧。别对号入座,我说的正是自己,人间清醒地活着。
《小妇人》看到第三十四章,乔误会贝丝喜欢上了劳里,而她知道劳里又钟情于自己,就一厢情愿自我奉献,想成全贝丝的愿望。乔只身离开家去了纽约,做起柯克太太家的一名家庭教师。
乔的日常工作是教两个女孩儿,再就是做一些针线活儿。闲暇时间可以随时坐在阁楼的起居室里搞她的文学创作。乔明白只有金钱才能让自己和家人生活得更好,她想给全家添置舒适的用品,要满足贝丝一切的需求——从冬天的草莓到她卧室里的风琴,还有自己要出国。
没有别的收入来源,但她尝过创作带来稿酬的甜头,穷则思变,强烈的动机促使她开始写轰动性小说。虽然乔内心里并不是真心实意地写令自己感到羞愧的东西,但她在编辑的一再强调下,意识到要抓住读者的心,小说要有市场,就要取悦读者和迎合市场。按需供给,才能有所得。“人们要娱乐,不要说教,道德没有销路。”
现实中,钱包的日益鼓胀,让乔的内疚之情渐渐平息下来,她也觉得这是正当的谋生手段,无可厚非。
“她发现自己的经历很单纯,只不过略略窥见过构成社会基础的悲剧世界。”乔的灵感和奇思妙想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她的创作题材很快遇到瓶颈,只能利用自己有限的机会去接触人间的荒唐、罪过和苦难,甚至过早接触生活的阴暗面。
这样的举动,有得有失。写作题材是有了,但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亵渎某种女子特有的细腻品质,使自己天真无邪烂漫可爱的青春气息在无声中凋零散去。
我在十六七岁时也有过类似的荒诞想法,那时在写校园题材的小说,姑且不要脸地以小说相称吧。有火热的青春,也有病态的青春,荷尔蒙爆棚,校园里少不了有抽烟、喝酒、谈恋爱或者明里暗里打架斗殴的桥段。这些经历对我来说,几乎是空白,从来没有体验过。我无数次想,要不要抽一次烟、醉一次酒、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调动眼耳鼻舌身意,才有得写,才写得有血有肉、刻骨铭心。
想归想,一直没有付诸实践。这个创作牺牲太大了,声名狼藉,简直是得不偿失。
乔的朋友巴尔先生,是一位德国教授。能被清高的乔在心里成为朋友的人,十分稀少。从巴尔先生的建议里,就能看出他的睿智和才华。他让乔去研究淳朴、真实、可爱的人物,不管她在哪里发现他们,并把这当做是作家的有益训练。这句话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创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乔终于意识到辛辛苦苦码字赚来的钱,压在了自己的良心上。把自己《侏罗纪的魔鬼》手稿连同三个月的辛苦一并塞进火炉,付之一炬。她停止创作,不再为了钱,盲目地去写荒唐故事,这是一件伤害自己,也伤害他人的事。
如今,为了流量和博人眼球,漫无天际地乱编乱造之人,恐怕也是很多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