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开悟”篇)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开悟”篇)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3-10-10 16:08 被阅读0次

关于“45岁了才开悟晚吗?”,感想如下:

会说“开悟晚吗”的。从这个说法中可以看见两个信息:

一个是真实情况是尚未开悟,或者还没完成;另一个是你还没有开始开悟后的搭建工作,不是很清楚你在迟疑什么。

开悟从某种角度讲,它有点量变到质变:一旦发生质变,性质就不同了。

所以,过去的四十五年,也就不再是问题,包括未来也才刚刚开始。

而面对这种开始,你竟然像初学者一样,这挺不应该的。

这就像你去学习一门技术,同时,你也拥有诸多技能。但是,在学习这门技术的时候,你想到的却是那些诸多技能怎么办呢?这样于你的修行是有阻碍的。

说白了就是,心有挂碍。

从这个角度分析,你的诸多技能可能也并不纯熟。博而不精,杂且乱。

你这还没开始呢……

但是,你说心死了,想重新开始。

人这一辈子其实根本没有“重新开始”这个说法,更多的不过是你需要怎样程度的避免过去对你现在和未来的干扰,以及你真正想过的生活需要怎样的条件。

我其实很不认同很多人说自己“心死了”,这种说法和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包括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和成功之后,都要回过头修心。这就是代价,说这句话的代价和拥有这种想法的代价。

为什么这么说呢?虽说“心不死,则道不生”。但这话不是这么理解的,这话的更深层次指出的是:你只有接受了它,你才算是真正走在路上了。

很多时候,我们讲“死心了”讲的是什么呢?是认命。认命再往前一步,那就是局面已经造成,已经是这样了,还是想想接下来该怎么走啊!

不然的话,你的“死心”、“认命”,但你还和以前一样,这算什么“认命”?这顶多说明,你还是不甘心,还是心存怨念,甚至是心存侥幸心理。

而这恰恰是没开悟的体现,“我执”已经盖过了自己的智识,且自己的智识还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下,这样是很难发现和看见“觉悟后”的风景的。

包括说有个形容叫“贼心不死”,说的是什么呢?不也是说没走“正念”。

甚至讲,“心不死,则道不生”,这里的“死生”关系是什么呢?不是灭了一个然后就会自然填上一个,而是先“悟空”。这中间是有“空白”阶段的,是需要冷静下来、镇静下来,是需要先让自己的“智识”恢复正常,然后才能慢慢地得见自己的内心。亦如心“猿”意马才悟空。包括佛家讲慈悲心,智者讲平常心,儒家讲“仁”心,道家讲自然之道,心本存,已是自然。

如此一来,你说“心死道生”,人家也没说过这话啊,那你就不要这样去理解。

你直接理解为“心死了”,“道就生”了,这……你是真“虎”啊!不怕自己绝望就怕自己没有更绝望是吗?这是“会吃苦,就有吃不完的苦”上去走啊!

这里头真正的指向从来都是“道法自然”,即不强求,“上智谋势,中智谋局,下智谋子”,这背后是一份独醒:知道自己属于什么位置,面对什么局势,以及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结合自己的条件然后去制定相应的策略、计划,以及如此去行事。

还有是什么呢?“心,不死,则道,不生。”,如果你的心都不是由你自己控制,这本质来说就是你的心和你的关系是“要生要死”的关系,是对立的,是冲突的,是你对抗的。如此一来,你怎么可能看见什么路,还不是心指向何方,你去向何方,这心已经是死的了。你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道自然也不会得以看见。只有你认识到它是死的,继而你让它重归于你的“掌控”之中,它就活过来了,如此,道才会慢慢地显现出来啊。

这也说明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关系,被动往往是奴隶,主动则是自由。人本身就是具备自由之心,“自性具足”嘛,但还不够,你得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才更有利于你接下来要走的路啊!而不是说,由道推着走……别忘了,后面还有一句“欲不灭,则道不存。”

如果你总是被推着走,你的道实际上也就算不得什么道了。你还是原来的那个你,你也没觉到悟到更做不到。

故而,有此疑虑,本身也是说明问题的。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学习一个东西,然后,他说我听了,也听进去了,并且懂了,但依旧不知道怎么做。

接着,他又忧心忡忡地想到:会不会太迟了啊!

不是这样子的。杂念太多了。

所以,最好还是少说甚至是不说“心死了”这类的话,因为它很可能在某一次你做决策时,念头一闪,“反正都心死了,爱谁谁”,继而陷入了一种危险的处境,你连“自己”都忘了,后果都不想了,那迎接你的会是什么呢?成了,你会觉得是“心死”的关系或者是你的“心死”让你成功,继而下一次,每一次,都这样子做决策。这样的路,只会是越来越窄啊。

很多人成功路上或者成功之后为何“修心”,正是意识到这样走下去是行不通的。还是得心存敬畏啊!(包括很多人以为是成功后就开始“迷信”,实际上这也算是一种敬畏心的体现了。因为你知道自己有所惧或有所欲,故而需要心定,就得学会如何将这份敬畏心放对位置。不然的话,后面的路压根走不下去,也不知道怎么走)

因为,一旦你成功后再这样(背负的东西也就更多了,你的心上的负重就更多了,无论是责任、爱心、使命……),是很可能回不了头的。而这一点,“开悟”是不会帮你“背锅”的。

也没有见谁的开悟是以“身死道消”作为结果或开始的。

相关文章

  • 阳明心学读书笔记(2)

    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所有大彻大悟之人都曾经历过无药救。 心不苦则智慧不开,身不苦则福禄不厚...

  • 心不死则道不生

    身不苦,则福禄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所有大彻大悟之人,都曾无药可救过,心不死则道不生。人生聚散,本是常事,因缘...

  • 分享——心不死则道不生

    当你的心开始变得越来越冷漠, 又开始独来独往的时候, 眼神愈来愈坚定, 做事杀伐果断, 一心只想着如何提升自己的时...

  • 劳其身心立其志

    身不苦,则福禄不厚 心不苦,则智慧不开 所有大彻大悟的人都曾无药可救过 心不死则道不生 正所谓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

  • 修身一言

    荀子: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近期意志不坚定,常常会有悔过之事发...

  • 修身一言

    荀子: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近期意志不坚定,常常会有悔过之事发...

  • 心不死道不生

    看到有趣的灵魂 十分的眷恋 如果一直想见谁 迟早肯定会见到 淡了静了 生活就会听你的安排 跟着你的文字在臆想中 过...

  • 心不死道不生

    【书子颜】/文/与洛 标题:心不死道不生 主题思想:心不死道不生,心需要变革,需要杀心,生生死死是变化更替的,只有...

  • 小窗拾贝

    以理听言,则重有主,以道室欲,则心自清。

  • 夫道不欲杂

    庄子云: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里提及的“道”,并非形而上学的道,而是人生的大原则。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不死则道不生,欲不灭则道不存。”(“开悟”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owbdtx.html